[实用新型]血管介入连接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21393.3 | 申请日: | 2013-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1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吴辉;陈万平;叶明;丁家望;杨俊;李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辉 |
| 主分类号: | A61M39/10 | 分类号: | A61M39/10;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 介入 接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血管介入连接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血管介入治疗,例如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手术中,需要采用介入连接管连接指引导管,并采用一根或多根导丝穿过介入连接管,进入到指引导管,从而进入到患者的血管中进行手术操作。血管介入治疗过程中需要反复推注造影剂,还经常需要经过导管给药至目标血管内。现有的介入连接管通常由多根短的连接管、Y阀及三通阀采用多个连接头互相进行连接。存在的问题是,术中需要依次连接多个部件,较为费时;若其中某一个连接头密封不佳,或者脱落,都可能使空气进入血管,导致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增加手术风险;且现有的医用切换阀多为三通阀,也存在误操作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血管介入连接管,可以降低血管介入治疗过程中的手术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血管介入连接管,包括介入主管,其特征是:介入主管在中部的位置设有第一支管,介入主管与第一支管连通,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连通;
所述的介入主管与第一支管之间为固定连接,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之间为固定连接;
第一支管的自由端设有第二连接头,第二支管的自由端设有第三连接头;
介入主管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头,另一端设有介入密封阀。
在第一支管或第二支管上还设有截止阀。
所述的介入密封阀中,内盖与介入主管的端头通过螺纹连接,在介入主管内还设有密封瓣,密封瓣被内盖压紧;
内盖套接有可滑动的外盖,外盖顶端内壁设有穿过内盖并用于顶开密封瓣的顶管,顶管具有一通孔。
外盖内壁与内盖外壁之间为滑动密封配合。
所述的密封瓣为具有向介入主管凹陷的凹陷部,在凹陷部设有可开合并互相密封的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血管介入连接管,通过设置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便于在手术过程中同时注入液体。各个支管与介入主管之间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减少了连接头的数量,从而降低了因连接头密封不佳、脱落或泄漏造成的手术风险,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手术时间。以直通的截止阀替代常用的医用三通阀,降低了误操作的可能性。设置的介入密封阀,可以确保导丝在手术过程中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瓣未打开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瓣打开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第一连接头1,第二连接头2,第三连接头3,介入主管4,第一支管5,第二支管6,截止阀7,内盖8,外盖9,顶管10,密封瓣11,瓣11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中,一种血管介入连接管,包括介入主管4,其特征是:介入主管4在中部的位置设有第一支管5,介入主管4与第一支管5连通,第一支管5与第二支管6连通;
所述的介入主管4与第一支管5之间为固定连接,第一支管5与第二支管6之间为固定连接;
第一支管5的自由端设有第二连接头2,第二支管6的自由端设有第三连接头3;
介入主管4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头1,另一端设有介入密封阀。由此结构,便于在介入手术中输入其他药物或医用液体。现有的连接头,包括一个内管,以及一个带内螺纹的外套,该外套与内管之间为可转动的密封连接方式。相应的与连接头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外螺纹,以实现可靠连接。但是这种连接方式存在脱落或密封不可靠的可能性,而这增加了手术的风险,而本例中采用主管与各个支管之间固定连接的方式,至少减去了两组连接头,和一个三通阀门,即减少了可能的三个泄漏点,从而降低了手术风险,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手术时间。
进一步优化如图1中,在第一支管5或第二支管6上还设有截止阀7。由此结构, 便于在仅输入一种液体时使用,采用截止阀7降低了误操作的风险。
如图1中,所述的介入密封阀中,内盖8与介入主管4的端头通过螺纹连接,在介入主管4内还设有密封瓣11,密封瓣11被内盖8压紧;
内盖8套接有可滑动的外盖9,外盖9顶端内壁设有穿过内盖8并用于顶开密封瓣11的顶管10,顶管10具有一通孔。
外盖9内壁与内盖8外壁之间为滑动密封配合。由此结构,通过滑动外盖9,即可实现密封瓣11的开启和关闭,以便于导丝的通过和手术过程中的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辉,未经吴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13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频康复仪
- 下一篇:具有分解痰痂及消肿抗过敏功能的人工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