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升降玻璃隔屏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1209.5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1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景瑞;李华;肖琪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蓝海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506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升降 玻璃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带有升降玻璃隔屏的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其内部驾驶舱与乘客舱是贯通的,无隔屏设计;在日常的行驶过程中,在乘客舱中可能进行重要的会议或其他沟通;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乘客能与驾驶舱驾驶员快速的沟通,但无法保证乘客舱的私密性,会直接影响到乘客重要会议或其他沟通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私密性,实用的带有升降玻璃隔屏的汽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带有升降玻璃隔屏的汽车,包括汽车车身和升降玻璃隔屏装置,所述升降玻璃隔屏装置设于汽车车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玻璃隔屏装置包括隔屏支架1、升降玻璃3、升降机构4;所述隔屏支架1连接于汽车车身的底盘上,且位于乘客舱与驾驶舱的分界处;所述隔屏支架1两侧上均设有滑槽2;所述升降玻璃3连接于滑槽2内,且升降玻璃3相对于滑槽2可上下滑动;所述升降机构4设于隔屏支架1上,且与升降玻璃3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4与车载电源相连接,所述车载电源与控制开关相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电机41、连杆42,所述电机41设于隔屏支架1上,且与车载电源相连接;所述连杆42通过轴连接于隔屏支架1上,且连杆42的一端与升降玻璃3相连接,另一端与电机41相连接。
所述隔屏支架1的前后两边分别设有隔屏前板5和隔屏后板6。
所述隔屏前板5和隔屏后板6上均设有一沟通窗口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的特点,同时让乘客在乘车时有一定的隐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有升降玻璃隔屏的汽车,包括汽车车身和升降玻璃隔屏装置,升降玻璃隔屏装置设于汽车车身上,升降玻璃隔屏装置包括隔屏支架1、升降玻璃3、升降机构4;隔屏支架1连接于汽车车身的横梁或汽车车身的底盘上,且位于乘客舱与驾驶舱的分界处;隔屏支架1两侧上均设有滑槽2;升降玻璃3连接于滑槽2内,且升降玻璃3相对于滑槽2可上下滑动;升降机构4设于隔屏支架1上,且与升降玻璃3相连接;升降机构4与车载电源相连接,车载电源与控制开关相连接,开启控制开关即可控制升降玻璃3在滑槽2内上下活动,从而达到驾驶舱与乘客舱的分隔。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4包括电机41、连杆42,所述电机41设于隔屏支架1上,且与车载电源相连接;连杆42通过轴连接于隔屏支架1上,且连杆42的一端与升降玻璃3相连接,另一端与电机41相连接,电机41带动连杆42,连杆42带动升降玻璃3向下或向上运动,实现了升降玻璃3的上下运动。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隔屏支架1的前后两边分别设有隔屏前板5和隔屏后板6;隔屏前板5和隔屏后板6上均设有一沟通窗口7,升降玻璃3通过电机41带动连杆42,连杆42带动升降玻璃3向上运动,当升降玻璃3运动至滑槽2顶端时将沟通窗口7挡住,从而达到驾驶舱与乘客舱的分隔,以保证乘客舱的私密性;当需要与驾驭舱沟通时,升降玻璃3通过电机41带动连杆42,连杆42带动升降玻璃3向下运动,即可实现乘客舱与驾驶舱相通,以直接有效的沟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蓝海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蓝海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12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喀斯特地区的集雨型散养鸡舍
- 下一篇:新风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