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清理溜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0015.3 | 申请日: | 2013-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4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州;杨公平;杨双艳;邓秋霞;付昱;牛卫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万合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5/10 | 分类号: | B65G45/1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王金 |
地址: | 45237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理 溜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载物料用溜槽。
背景技术
在化工、煤炭、矿山等运输领域中,转载物料是常见的现象。同层转载可以直接搭接,上下层转载通常需要溜槽等其他设备进行转载,而通过溜槽转载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现有的溜槽形式有垂直、倾斜等多种形式,材料为钢制。转载的物料往往带有粘性物质,如煤尘、泥浆、粉状物质,其中一部分会粘结在溜槽底面上。尤其是溜槽倾角较小,在卸料时不能卸掉,粘着物料便依附在溜槽底部越粘越多,附着力也越来越大,会造成物料转载不顺畅,严重时可能堵塞,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及不安全因素。在设备运行或检修中,如果人为清除溜槽上的附着物,可能发生事故。目前,市场上没有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溜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溜槽底部粘着物料的自清理溜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清理溜槽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左、右侧板底端连接有底板,左、右侧板的后端均高于前端,底板向下连接有带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包括两端的滚筒以及绕设在两滚筒上的输送胶带,输送胶带的上半幅设于底板上方;输送胶带上半幅的运动方向与物料在溜槽中的运行方向相一致。
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一层软质垫层,所述输送胶带的上半幅与软质垫层滑动连接。
软质垫层的宽度小于底板的宽度,输送胶带的宽度小于软质垫层的宽度。
输送胶带下半幅下方设有托辊,托辊向上承托所述输送胶带的下半幅。
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以往物料粘在溜槽底板上的现象,进而杜绝了物料转载不顺畅甚至堵塞的问题,消除了不安全因素以及由于物料转载不畅带来的经济损失。软质垫层大大减轻了工作中输送胶带所的磨损,从而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维护周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使用,也便于在现有溜槽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减少了设备升级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截面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清理溜槽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左侧板1和右侧板2,左、右侧板1、2底端连接有底板3。溜槽的各组成部分皆为钢制,左、右侧板1、2的后端均高于前端,以便将物料由后向前运送。
底板3向下连接有带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包括两端的滚筒4以及绕设在两滚筒4上的输送胶带,绕在两滚筒4上方的胶带部分形成输送胶带的上半幅5,绕在两滚筒4下方的胶带部分形成输送胶带的下半幅6)输送胶带的上半幅5设于底板3上方;输送胶带上半幅5的运动方向与物料在溜槽中的运行方向相一致(皆为从高到低的方向)。输送胶带下半幅6下方设有托辊8,托辊8向上承托所述输送胶带的下半幅6。
所述底板3上固定连接有一层软质垫层7,所述输送胶带的上半幅5与软质垫层7滑动连接。软质垫层7优选采用胶带。其中,如图2所示,软质垫层7的宽度小于底板3的宽度,输送胶带的宽度小于软质垫层7的宽度,从而便于安装使用,并全面保护输送胶带不被钢制底板3所磨损。
工作时,需要转载的物料进入溜槽,落在输送胶带的上半幅5上,将输送胶带的上半幅5压在软质垫层7上,这样就避免了输送胶带的上半幅5直接与钢制底板3相接触,从而防止输送胶带被钢制底板3迅速磨损。启动胶带输送机,输送胶带的上半幅5将物料由后向前输送,从而避免了以往物料粘在溜槽底板3上的现象,进而杜绝了物料转载不顺畅甚至堵塞的问题,消除了不安全因素以及由于物料转载不畅带来的经济损失。软质垫层7大大减轻了工作中输送胶带所的磨损,从而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维护周期。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万合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万合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00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