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储能电容的电池组能量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9931.5 | 申请日: | 2013-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0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郎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郎雪峰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容 电池组 能量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储能电容的电池组能量管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储能电容来实现串联电池组电能转移的均衡电路。
背景技术
自锂离子电池开发成功以来,由于其具有比能量高、工作电压高,无记忆性、自放电率低、循环寿命长、无污染等独特优势,现已广泛应用于无线传感器领域。普通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端电压一般在3.6~4.1V之间,由于节点负载对电源电压和功率需求的差异,通常将多个锂离子电池串联成组作为供能单元。然而,锂离子电池由于自身化学特性以及工况环境的不同,电池组内单体电池的容量、内阻等性能不一致,导致弱体电池决定电池组整体性能。为了充分利用电池组内部所有能量,防止弱体电池过充或者过放情况的发生,致使电池组提前结束工作,因此对供能单元进行能量均衡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储能电容的电池组能量管理系统,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供能电池组内所有单体电池电压保持一致,防止弱体电池提前放电或者充电结束导致串联电池组无法工作,避免浪费电池组内其他正常电池的剩余能量,极大的延长了无线传感器的工作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基于储能电容的电池组能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电池组、分压电路、比较器控制电路、均衡电路和储能电容C,所述的电池组由电池B1与B2串联而成;所述的分压电路由等值电阻R1与R2串联而成, 分压电路接在电池组的正负两端;所述的比较器控制电路由比较器COMP1、COMP2组成,所述的比较器COMP1的同向输入端(3)与COMP2的反向输入端(6)同时连接在电阻R1与R2之间,比较器COMP1的反相输入端(2)与COMP2的同相输入端(7)同时连接在电池B2的正极;所述均衡电路由场效应管Q1、Q2、Q3、Q4组成,所述Q1与Q3的门极G同时连接在比较器COMP1的输出端(1),所述Q2与Q4的门极G同时连接在比较器COMP2的输出端(8);所述的储能电容C的正极接场效应管Q1的源极S,储能电容C的负极接场效应管Q3的源极S;所述的比较器COMP1的接地端(4)接地,比较器COMP1的供电端(5)通过电阻R3接到电池组的正极;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D接电池组的正极,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D接电容C的正极,效应管Q2的源极S接电池B2的正极,所述场效应管Q3的漏极D接电池B2的正极,所述场效应管Q4的漏极D接电池组的负极,场效应管Q4的源极S接电池B2的负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锂离子电池组内单体电池的工况、环境、温度、化学特性的不同,锂离子电池组内部容易出现能量不一致的现象,表现为电池电压波动,即电池B1的电压高于电池B2或者电池B2的电压高于B1。此时,如果不进行能量均衡,电压与能量的离散度将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低电压电池提前放电结束,串联电池无法继续工作,高电压电池中还有大量剩余能量全部浪费。
当电池B1的能量高于B2的能量时,即电池B2的电压低于电池组平均值,此时比较器COMP1的输出为高电压,连接在COMP1的输出端的场效应管Q1和Q3导通,电池B1与电容C构成回路,电池B1开始对电容C进行充电过程,电容C的电压不断上升而电池B1的电压不断下降直至B1的电压低于电池组平均电压。这时,COMP1输出变为低电平,COMP2的输出变为高电平,连接在COMP2的输出端的场效应管Q2和Q4导通,电池B2与电容C构成回路,电容C开始对电池B2进行充电,把储存在电容C的能量转移到电池B2内,电池B2电压与能量不断上升而电容C的电压 不断下降,高能量电池B1也处于开路状态,电池B1的电压不断上升恢复至高于平均电压,比较器控制电路不断重复上述的过程持续的将B1的能量转移到电池B2中,直到两节电池的能量与电压非常接近,即电池组能量处于均衡状态。当电池B2的能量高于B1的能量时,即电池B2的电压高于电池组平均值时,均衡过程上述的类似。
该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以自动快速实现电池组内部的能量均衡,充分利用电池组内每个单体的能量,防止弱体电池过充或者过放,导致电池组提前结束充电或者供电,充分延长系统的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图1是电路原理图;
图2是均衡过程中电池端电压采样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郎雪峰,未经郎雪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99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