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链条对夹式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9923.0 | 申请日: | 2013-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2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成彪 |
主分类号: | B28B23/00 | 分类号: | B28B23/00 |
代理公司: | 德州市天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0 | 代理人: | 房成星 |
地址: | 251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条 推进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施工机械。
背景技术
桥梁水泥预制梁前期钢筋笼体定位橡胶管的透穿定位,多使用卷扬机拔管,存在的问题是卷扬机占地面积较大,拔管易打滑,且穿橡胶管时用人工完成,费工费力,工作效率缓慢。
与本实用新型相近的现有技术是本申请人于2012年1月19申请的水泥预制梁橡胶管穿拔机,专利号为2012200238815,上述机械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胶管的传动采用滚轮挤压式,滚轮对胶管的摩擦力大,容易损坏胶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链条对夹式推进器,以解决现有技术水泥预制梁前期钢筋笼体定位橡胶管的透穿定位,多使用卷扬机拔管,占地面积较大,拔管易打滑,且穿橡胶管时用人工,费工费力,工作效率缓慢。专利号为2012200238815的机械设备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胶管的传动采用滚轮挤压式传送,滚轮对胶管的摩擦力大,容易损坏胶管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推进器由上、下传动系统、胶管夹具、动力分配系统、液压系统、橡胶管导向装置、升降滑动轨道组成;依托机动车为载体,利用泵站提供液压动力,上、下传动系统在机动车后侧横向对应设置,升降滑动轨道为框架式双轨设置,上、下传动系统框架的滑轮置于升降滑动轨道内。
动力分配系统的电动机主轴带动两个涡轮箱,上蜗轮箱内的主动力轴上设置左旋蜗杆及与之配套的蜗轮,涡轮轴作为上蜗轮箱动力输出轴连接上传动系统主动链轮;主动力轴下部设置花键轴套,花键轴套与花键轴的下蜗轮箱内右旋蜗杆活动连接,下蜗轮箱内设置右旋蜗杆及与之配套的蜗轮,涡轮轴作为下蜗轮箱动力轴连接下传动系统主动链轮,上、下蜗轮箱动力输出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上传动系统为链条传动,与上传动系统的主动链轮对应的另一端框架上设置被动链轮,主、被动链轮上设置链条,链条上设置若干胶管夹具及与之配套的滚轮,链条之间设置上支撑压力板,两块上支撑压力板之间设置加固板,上部传动系统通过钢丝绳与升降滑动轨道顶部的提升机连接。
下传动系统为链条传动,与下传动系统的主动链轮对应的另一端下传动系统框架上设置被动链轮,主、被动链轮上设置链条,链条上设置若干胶管干夹具及与之配套的滚轮,下传动系统上侧链条下方设置下支撑压力板。
胶管夹具由托槽和链条夹片组成,链条两侧设置链条夹片,链条夹片两侧设置与链条轴配套的孔,链条夹片外侧设置滚轮,通过加长链条轴将链条、链条夹片、滚轮活动连接在一起,链条夹片顶部对应横向设置托槽,托槽为圆弧形结构,上传动系统与下传动系统链条上的胶管夹具相互对应;上传动系统下侧链条两侧滚轮下方设置滚轮托板。
液压系统的液压缸设置于下传动系统的后部中间位置,液压缸柱塞连接上传动系统,液压缸两侧设置导向管柱,导向管柱与上传动上系统设置的导向柱套配套活动连接。
胶管导向装置设置于下传动系统框架两端,由导向柱及滚轴组成;两根导向柱对应设置,滚轴横向设置,滚轴上圆面与链条上侧持平。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上、下传动系统的同步行走主要采用左右旋蜗杆换向,链轮链条传动,链条上设置专用夹具,上下夹具对胶管形成夹力,夹持牢固,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能减少对胶管的损坏率,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机械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胶管夹具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下传动系统局部示意图。
图中1升降滑动轨道、2下传动系统框架、3下支承压力板、4导向柱、5导向管柱、6滚轮托板、7链条、8被动链轮、9胶管夹具、10导向柱套、11钢丝绳、12提升机、13电动机、14上支撑压力板、15加固板、16蜗轮箱、17左旋蜗杆、18花键轴、19滚轴、20液压缸、21主动链轮、22链条轴、23滚轮、24托槽、25链条夹片、26蜗轮、27蜗轮轴、28花键轴套、29右旋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
链条对夹式推进器由上、下传动系统、胶管夹具、动力分配系统、液压系统、橡胶管导向装置、升降滑动轨道组成;依托机动车为载体,利用泵站提供液压动力,上、下传动系统在机动车后侧横向对应设置,升降滑动轨道1为框架式双轨设置,上、下传动系统框架的滑轮置于升降滑动轨道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成彪,未经刘成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99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水泥搅拌机
- 下一篇:¢550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专用张拉头及张拉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