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塑料丝条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9506.6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6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杜崇铭;林湖彬;李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昌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陈文福 |
地址: | 516227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塑料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塑料丝条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料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各种原料进行熔融混炼,并将塑料熔体挤出形成塑料丝条。塑料丝条经冷却后,便可进入切粒工序。上述冷却工序通常为水冷方式实现,冷却水容易依附于塑料丝条表面。湿度过大的塑料丝条不易完成切粒工序,且容易损伤切粒设备。因此在对冷却后的塑料丝条需进行烘干方能进行切粒处理。但烘干工序存在高耗能、效率低等缺点,烘干时还会导致塑料丝条温度的升高,使其容易粘连而不易被切断,所产塑料颗粒质量欠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快速、高效干燥塑料丝条的干燥装置。
一种节能塑料丝条干燥装置,包括用于支撑塑料丝条的支撑台以及高压喷气组件,所述高压喷漆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台上的至少一个可向支撑台前后双向喷射高压气体的双头风刀以及为双头风刀提供高压气体的气源。
高压鼓风组件喷射出的高压气体可快速、高效地除去冷却后附着在塑料丝条表面的水分,且能使塑料丝条在切粒前保持一较低的温度,提高切粒工序中所得塑料颗粒的品质。而可向支撑台前后双向喷射高压气体的双头风刀则可以从前后两向分别对经过干燥装置的塑料丝条进行干燥,提高干燥效率。同时,利用高压气体进行干燥过程中,能耗远低于现有的烘干过程,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所述双头风刀为倒扣的中空月牙形体,月牙形体前后两端设有缝隙状的出风口,月牙形体的的腰部通过管道与气源连通。
若月牙形体腰部的压力为p1,气体流速为v1,高度为h1;出风口处压力为p2,气体流速为v2,高度为h2,根据伯努利方程可有:
高压气体从月牙形体的腰部进入后,逐渐流动至出风口。因p1与p2相等,而月出风口处的截面积远小于月牙形体腰部的截面积,月牙形体内的气体流速将随横截面积的缩小而增强,在出风口处达到最高流速喷射出,高速喷射的气体能够有效除去附着在塑料丝条上的水分,实现在不提高气源功率的前提下增强了干燥效率。
述支撑台顶部横架有至少两个可以一定速度牵引塑料丝条前进的牵引滚筒。
由于不同材质塑料丝条的吸水率并不一样,若时间不足,塑料丝条则干燥不彻底;若时间过长,则容易造成能源浪费。因此本发明在支撑台顶部设置了可以一定速度牵引塑料丝条前进的牵引滚筒,根据不同材料的吸水特性设定牵引滚筒的牵引速度,以获得最优的干燥效果。
所述支撑台前方还设有可沥干塑料丝条表面的沥干组件。
塑料丝条在沥干组件上行进时,能够在双头风刀干燥处理前将其表面70%以上出残水沥干,一方面可有效缩短双头风刀的干燥时间,另一方面亦可改善对塑料干燥效果。
所述沥干组件包括横架在支撑台前方的至少一个从动滚筒。
所述牵引滚筒和/或从动滚筒表面设有多道沿圆周设置的凹槽。
凹槽能够固定塑料丝条,防止其在冷却、干燥过程中相互缠绕、粘结。
所述月牙形体前端出风口与支撑台面的夹角为20-80°。
本实用新型通过由双头风刀喷射出的高速气体干燥冷却后的塑料丝条,能够高效、彻底地去除附着在塑料丝条表面的冷却水,提高所制产品的质量;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对双头风刀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提高干燥效率的同时降低干燥过程中的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节能塑料丝条干燥装置,包括用于支撑塑料丝条的支撑台2以及高压喷气组件,所述高压喷漆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台2上的一个可向支撑台2前后双向喷射高压气体的双头风刀以及为双头风刀提供高压气体的气源12。
所述双头风刀为倒扣的中空月牙形体11,月牙形体11前后两端设有缝隙状的出风口,月牙形体11的的腰部通过管道13与气源12连通。
所述支撑台2顶部横架有两个可以一定速度牵引塑料丝条前进的牵引滚筒21。所述牵引滚筒21表面设有多道沿圆周设置的凹槽211。
所述支撑台前方的4个从动滚筒3。
所述月牙形体11前端出风口与支撑台面2的夹角为60°。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昌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昌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95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矿井巷道的锚固在线无损检测装置
- 下一篇:光电混合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