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立式混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9505.1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9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林湖彬;杜崇铭;李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昌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00 | 分类号: | B29B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陈文福 |
地址: | 516227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立式 混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料设备,具体设计一种节能立式混料机。
背景技术
塑料生产过程中,由于各项生产参数的波动,导致最终制成的塑料颗粒粒度并不一致。为使最终的产品更加均匀,通常会使用混料设备对塑料颗粒进行搅拌混合。此外,根据生产需求通常还会将多种不同的塑料颗粒进行混合,以获得特别的使用效果。但现有的混料设备往往不能将塑料颗粒混合均匀,为提高混合效果,必须提升混料设备的功率,导致现有的混料设备具有耗能严重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耗能、混合效果优秀的混料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节能立式混料机,包括混料桶与之连通的进料组件A、进料组件B以及设置在混料桶内的混料组件和出料道,所述进料组件A与混料桶上部连通,所述进料组件B与混料桶下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两个分别与混料桶上部、下部连通的进料组件,塑料颗粒分别从混料桶的上部及下部进入混料桶,有效提提升了所产塑料颗粒的均匀度。由于混合效果的提升,本实用新型还可相应地降低混料时的功率,达到节能的效果。
所述进料组件A包括一倒锥形的进料斗、设置在进料斗底部输送道,输送道的一端与混料桶的上部连通,另一端则设置有鼓气机构。
直接将塑料颗粒倒入进料斗,并从进料斗底部漏入输送道中。所述输送道可以采用钢管、塑料管等实现。鼓气装置可向输送道中鼓入高速气体,将输送道内的塑料颗粒运送至塑料桶上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进料斗,可实现将塑料颗粒运送至高处后进入混料桶。且塑料颗粒从输送道喷出时会散开,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对塑料颗粒的混料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混料桶为中空圆柱体;所述混料组件包括设置在混料桶轴线上的混料轴、设置在混料轴上的叶片以及与混料轴连接的动力机构。
优选的,所述进料组件B包括一倒锥形的进料斗、设置在进料斗底部输送道,输送道的一端与混料桶的底部部连通,另一端则设置有鼓气机构。
可选择的,所述混料桶底部为倒立的锥形体,所述进料组件B包括设置在锥形体一侧外壁的进料斗,所述锥形体与进料斗底部开有相通的孔道;所述混料轴底部连接有延伸至锥形体底部的吸料螺杆。
塑料颗粒倒入进料组件B的进料斗中后,从进料斗底部的孔道被吸料螺杆吸入混料桶中,并沿吸料螺杆在混料桶内上升至一定高度后,与混料桶内的原有塑料颗粒混合均匀。吸料螺杆能够有效地将塑料颗粒吸入混料桶内,并使其在混料桶内上升、混合,混合效果良好。
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组件A和进料组件B的进料斗内设有磁性栅格。
磁性栅格能够除去混在塑料颗粒中的金属杂质,防止其进入混料桶内损伤混料桶内部结构。
所述出料道包括设置在混料桶底部的至少一个圆筒形通道。
本实用新型分别在混料桶的上部和下部进料,增强了对塑料颗粒的混合效果,极大地改善了产品质量;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混料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进料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节能立式混料机,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混料桶1、与混料桶上部连通的进料组件A以及与混料桶下部连通的进料组件B。
上述进料组件A包括一倒锥形的进料斗21、设置在进料斗21底部输送道22,输送道22的一端与混料桶1的上部连通,另一端则设置有鼓气机构23。
上述混料桶1为中空圆柱体;所述混料组件包括设置在混料桶1轴线上的混料轴11、设置在混料轴11上的叶片111以及与混料轴连接的动力机构。
上述混料桶1底部为倒立的锥形体12,所述进料组件B包括设置在锥形体12一侧外壁的进料斗3,所述锥形体12与进料斗3底部开有相通的孔道31;所述混料轴11底部连接有延伸至锥形体12底部的吸料螺杆112。
所述进料组件A和进料组件B的进料斗内设有磁性栅格。
本实施例中,上述磁性栅格包括架设在进料斗内的栅格网32以及栅格网上永磁块321。
除此以外,任一种具有磁性的磁性栅格均可实现本实施例。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昌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昌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95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赫兹波背腔式片载天线
- 下一篇:一种苗床塑料薄膜自动化覆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