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石油支撑剂生产车间的废气除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9457.6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5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密市万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朱俊峰 |
地址: | 45237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石油 支撑 生产 车间 废气 除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支撑剂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石油支撑剂生产车间的废气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石油支撑剂又叫石油压裂支撑剂。在石油天然气深井开采时,高闭合压力低渗透性矿床经压裂处理后,使含油气岩层裂开,油气从裂缝形成的通道中汇集而出,此时需要流体注入岩石基层,以超过地层破裂强度的压力,使井筒周围岩层产生裂缝,形成一个具有高层流能力的通道,为保持压裂后形成的裂缝开启,油气产物能顺畅通过。
目前,石油支撑剂生产车间所产生的废气一般都排到大气中,这样造成了巨大的大气污染,这与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政策相违背,因此亟需得到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收集废气中粉尘的用于石油支撑剂生产车间的废气除尘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石油支撑剂生产车间的废气除尘系统,包括废气排放管,所述废气排放管上设有一排粉尘收集器,废气排放管的出口连接有上喷式除尘器;所述每个粉尘收集器均包括设在废气排放管下侧的料斗,料斗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料斗顶部敞口并与废气排放管内部连通,以废气沿废气排放管的流动方向为前向,废气排放管内壁下部设有位于料斗前侧的挡板,挡板的高度小于废气排放管内圆的半径,料斗下端设有下料管,下料管上设有下料阀,下料管的下端连接有集尘袋。
所述上喷式除尘器包括沉淀池和设在沉淀池上方的箱体,箱体底部敞口,箱体底部水平设有喷水管,喷水管的出口封堵,喷水管上部沿轴向设有一排喷水孔,喷水管的进口连接有伸入到沉淀池内的高压软管,高压软管上设有抽水泵,抽水泵由变频电机带动,箱体的左上侧部与废气排放管的出口连接,箱体右侧顶部设有排气管,箱体顶部内壁由左到右间隔并交替设置有一排长折流板和短折流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油支撑剂生产车间排出的废气通过废气排放管向外排,先经过挡板的阻挡,较重的颗粒落到料斗内,当料斗内的粉尘堆积较多时,打开下料阀,排放到集尘袋内再回收利用。此时废气中还有一些粉尘,废气由箱体的左侧上部进入到箱体内,变频电机带动抽水泵,抽水泵抽取沉淀池内上部的清水通过喷水管上的喷水孔向上喷射,在长折流板和短折流板的阻挡下,废气的流速减慢,气流再箱体内上下波动,废气中残留的粉尘附着并聚集到水雾上,形成较大较重颗粒落到沉淀池内,通过喷水的再次除尘,基本清洁的空气通过排气管排到大气中。沉淀池内的水循环使用,当水量较少时,就向沉淀池内添加入清水,这样充分节约了用水量。挡板的高度小于废气排放管内圆的半径,这样不会太大影响废气的流速。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把废气中的粉尘去除并回收利用,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石油支撑剂生产车间的废气除尘系统,包括废气排放管1,废气排放管1上设有一排粉尘收集器,废气排放管1的出口连接有上喷式除尘器。每个粉尘收集器均包括设在废气排放管1下侧的料斗6,料斗6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料斗6顶部敞口并与废气排放管1内部连通,以废气沿废气排放管1的流动方向为前向,废气排放管1内壁下部设有位于料斗6前侧的挡板7,挡板7的高度小于废气排放管1内圆的半径,料斗6下端设有下料管8,下料管8上设有下料阀9,下料管8的下端连接有集尘袋10。
上喷式除尘器包括沉淀池11和设在沉淀池11上方的箱体12,箱体12底部敞口,箱体12底部水平设有喷水管13,喷水管13的出口封堵,喷水管13上部沿轴向设有一排喷水孔14,喷水管13的进口连接有伸入到沉淀池11内的高压软管15,高压软管15上设有抽水泵16,抽水泵16由变频电机17带动,箱体12的左上侧部与废气排放管1的出口连接,箱体12右侧顶部设有排气管18,箱体12顶部内壁由左到右间隔并交替设置有一排长折流板19和短折流板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密市万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密市万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94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