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筒纱卷绕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9409.7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2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澳得利精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7/04 | 分类号: | B65H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筒纱卷绕架。
技术背景
络筒机是纺织行业的专用设备。络筒作为纺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和织造的首道工序,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而在纺织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络筒机主要有两个任务:改变卷装,增加纱线卷装的容纱量,通过络筒将容量较少的管纱连接起来,做成容量较大的筒子;清除纱线上的疵点,改善纱线品质,棉纺厂生产的纱线上存在着一些疵点和杂质,比如粗节,细节,双纱,弱捻纱,棉结等,络筒时利用清纱装置对纱线进行检查,清除纱线上对织物的质量有影响的疵点和杂质,提高纱线的均匀度和光洁度,以利于减少纱线在后道工序中的断头,提高织物的外观质量。作为络筒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筒纱卷绕架上的纱筒在摩擦辊的带动下旋转,纱线不断绕在纱筒上。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筒纱卷绕架结构复杂,更换纱筒不方便,大大降低了络纱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筒纱卷绕架,结构简单,能实现方便更换纱筒,提高纺纱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筒纱卷绕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轴、左支板、右支板、安装架,所述轴固定于两侧的支架上,所述安装架转动设置于轴上,所述安装架上固定有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所述右安装板上固定有可安装纱筒的安装轴一,所述左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活动的安装轴二的孔,所述左安装板外侧设置有与孔同轴心的环套,所述环套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的通孔,所述安装轴二上设置有贯通的U型槽,所述安装轴二安装于环套内,所述环套上的通孔和U型槽贯穿连接有用于防止安装轴二脱出的销轴,所述安装轴一和安装轴二同轴心,所述左支板和右支板位于安装架两侧并固定于轴上,所述左支板内侧铰接有弯板,所述弯板与左支板铰接处还设置有扭簧,所述弯板前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安装架左侧下端还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顶着弯板,所述右支板内侧设置有弹簧支架一,所述安装架右侧下端设置有弹簧支架二,所述弹簧支架一和弹簧支架二之间连接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上还设置有可方便操作的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顶端为可方便握持的塑料圆球。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纱筒与摩擦辊分离后,将安装轴二向外侧移动,安装轴二与纱筒分离,从而可轻松取装满的纱筒,再将新的纱筒一端安装于安装轴一上,安装轴二向内侧移动,快速完成纱筒的更换。本实用新型一种筒纱卷绕架结构简单,能实现方便更换纱筒,提高纺纱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筒纱卷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筒纱卷绕架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A。
图中:1.支架、2.轴、3.左支板、4.右支板、5.安装架、6.左安装板、7.右安装板、8.安装轴一、9.安装轴二、10.弯板、11.扭簧、12.凹槽、13.连杆、14.弹簧支架一、15.弹簧支架二、16.弹簧、17.手柄、18.圆球、19.孔、20.环套、21.通孔、22.U型槽、23.销轴、24.纱筒、25.摩擦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筒纱卷绕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1、轴2、左支板3、右支板4、安装架5,所述轴2固定于两侧的支架1上,所述安装架5转动设置于轴2上,所述安装架5上固定有左安装板6和右安装板7,所述右安装板7上固定有可安装纱筒24的安装轴一8,所述左安装板6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活动的安装轴二9的孔19,所述左安装板6外侧设置有与孔19同轴心的环套20,所述环套20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的通孔21,所述安装轴二9上设置有贯通的U型槽22,所述安装轴二9安装于环套20内,所述环套20上的通孔21和U型槽22贯穿连接有用于防止安装轴二9脱出的销轴23,所述安装轴一8和安装轴二9同轴心,所述左支板3和右支板4位于安装架5两侧并固定于轴2上,所述左支板3内侧铰接有弯板10,所述弯板10与左支板3铰接处还设置有扭簧11,所述弯板10前端设置有凹槽12,所述安装架5左侧下端还固定有连杆13,所述连杆13顶着弯板10,所述右支板4内侧设置有弹簧支架一14,所述安装架5右侧下端设置有弹簧支架二15,所述弹簧支架一14和弹簧支架二15之间连接有弹簧16,安装架5上还设置有可方便操作的手,17,所述手柄17顶端为可方便握持的塑料圆球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澳得利精纺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澳得利精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94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循环化合反应器
- 下一篇:二次曲线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