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械切削加工的复合喷雾润滑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8605.2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6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熊伟强;陈志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安默琳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10 | 分类号: | B23Q11/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万江区莞穗大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械 切削 加工 复合 喷雾 润滑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喷雾切削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械切削加工的复合喷雾润滑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切削加工中大量使用加工液的加工方法将会受到种种限制,而加工液的适量化或者完全干式切削方法被希望能够应用于实际加工,较有代表性的为微量润滑喷雾切削技术和低温冷风切削技术。
微量润滑喷雾切削技术中的喷雾加工法是利用高压气流引导微量切削油对切削区进行喷雾润滑的加工方法。喷雾气流供给切削区,其中的微小油粒子会覆盖刀具、被切削材料和切屑,从而达到切削部的冷却和润滑的目的。作为给油方法,多使用两重软管,中心部的软管是用来将油泵供给的切削油送到喷嘴的前端,在喷嘴处被外层的高压气体所引导,形成油雾供给切削部。现在喷雾加工法多使用植物性切削油,但由于其气化热小,微量油剂无法将大量切削热除去,因此在高速切削加工时,切削区的温度会急剧上升,使切削油蒸发而失去润滑机能。在切削加工中,影响刀具寿命最主要的因素是切削点产生的切削热。切削运动所需的能量大多用于被切削材料的变形、切断、产生切屑,以及刀具和加工表面产生的摩擦,而这其中的大部分将转变成热能,使被切削材料和刀具的温度上升。刀具温度上升会导致刀具切削刃的软化,从而使刀具磨损加速。在连续切削加工的场合,特别是对高温合金、钛合金特难加工金属的加工场合,因为切削区会产生大量热量,单纯使用微量植物性切削油将很容易导致切削区高温化。
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提供一种低能耗,生产成本低,集润滑效果和冷却效果与一体的切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机械切削加工的复合喷雾润滑冷却系统,其将润滑油、水、气体有机结合起来,能有效降温和润滑,不仅保证了润滑效果,更显著提高了冷却效果,设备制造成本低,适用地域广泛,适用时间长,有利于实现南北不同地区高温和低温环境全天候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机械切削加工的复合喷雾润滑冷却系统,包括过滤阀、水箱、微量油泵和节气复合雾化喷头,所述过滤阀的出气口连接有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和第三输送管,所述微量油泵连接于第一输送管的中部,所述水箱连接于第三输送管的中部,第一输送管的出口端、第二输送管的出口端和第三输送管的出口端分别与节气复合雾化喷头连接,所述第三输送管连接有调压阀,调压阀位于所述水箱和所述过滤阀之间。
所述微量油泵包括精密油泵和为精密油泵供油的储油器,所述精密油泵开设有进气接口和出油口,所述第一输送管包括第一支段和第二支段,第一支段的入口端与过滤阀的出气口连接,第一支段的出口端与所述进气接口连接,第二支段的入口端与所述出油口连接,第二支段的出口端为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出口端。
其中,所述精密油泵设置有用于调节出油量大小的油量调节阀。
其中,所述节气复合雾化喷头包括相互连接的座体和节气喷嘴,所述座体内分别设置有进油通道、进水通道和进气通道,进油通道、进水通道和进气通道的出口端均与所述节气喷嘴连通。
其中,所述进气通道连接有气量调节阀,气量调节阀设置于所述座体。
其中,所述进水通道连接有水量调节阀,水量调节阀设置于所述座体。
其中,所述过滤阀的进气口连接有供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时,气体从过滤阀的进气口进来,通过过滤阀后一分为三,分别与微量油泵、水箱、节气复合雾化喷头连接,水箱前端加调压阀,且节气复合雾化喷头分别连接了微量油泵所产生的油、水箱所产生的水和经过过滤阀的气体,油和水分别通过第一输送管、第三输送管输送到节气复合雾化喷头前端,气体通过第二输送管输送到节气复合雾化喷头前端,在气体由节气复合雾化喷头喷出时,油和水一同被雾化,油、水、气结合形成复合喷雾。将复合喷雾喷到加工区,能有效降温和润滑,不仅保证了润滑效果,更显著提高了冷却效果,设备制造成本低,适用地域广泛,适用时间长,有利于实现南北不同地区高温和低温环境全天候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节气复合雾化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微量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过滤阀 2——水箱
3——微量油泵 31——精密油泵
311——进气接口 312——出油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安默琳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安默琳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86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