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加速顶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8036.1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0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宗;郭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浦菲特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加速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具体涉及注塑模具加速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很多注塑零件因结构的特殊特性,顶针数和斜顶数过多,导致在注塑成型后机械手取件困难。为满足自动化生产需求,在产品胶比较厚的地方增加几处加速顶机构。否则产品在顶出后因粘顶针或斜顶造成机械手无法取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产品注塑成型后顶出时不会粘顶针或斜顶造成机械手取件困难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技术方案:
注塑模具加速顶出机构,包括:加速顶针,胶位顶针,弹簧,翘翘板,转轴销钉,所述翘翘板的一端与加速顶针活动连接,另一端与胶位顶针活动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胶位顶针外,所述转轴销钉穿过翘翘板中部,翘翘板可绕转轴销钉转动。
其中,所述胶位顶针较加速顶针长。
其中,所述翘翘板形状与顶针底板相适配。
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注塑零件在顶出后不会出现粘顶针或斜顶造成机械手无法取件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速顶针,2、胶位顶针,3、弹簧,4、翘翘板,5、转轴销钉,6、顶针面板,7、顶针底板,8、避空,9、B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加速顶出机构,包括:加速顶针,胶位顶针,弹簧,翘翘板,转轴销钉,所述翘翘板的一端与加速顶针活动连接,另一端与胶位顶针活动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胶位顶针外,所述转轴销钉穿过翘翘板中部,翘翘板可绕转轴销钉转动。所述胶位顶针较加速顶针长。该实施例中,所述翘翘板为元宝状,下底部为圆弧状,两个端头均凸起。加速顶针底部下有避空,而胶位顶针底部没有避空。
此加速顶设计结构的实现过程为:
一次完整的注塑周期完成后打开模具,即前后模分开的过程。由注塑机顶棍推动顶针面板和顶针底板往前顶出。当顶出一段距离后,加速顶针先接触到模胚B板底部,在加速顶针的阻力下,翘翘板通过转轴销钉的作用而转动,从而撬动胶位顶针加速顶出(胶位顶出的行程要比其他顶针多3~4mm),从而实现产品在后期第二次顶出。
产品取走后,顶针面板和顶针底板往回拉,加速顶针与B板分离,胶位顶针在弹簧(轻质弹簧)的作用力下复位,直到碰到顶针底板后停止。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浦菲特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浦菲特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80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吹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内壁带内凹结构的产品的镶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