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短锚索预应力张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17575.3 | 申请日: | 2013-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3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倪光寿;段晨辉;安礼果;陈妃朝;肖兴;彭武继;邓天雄;王小权;冯大伟;余承清;李杰鹏;万龙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泰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 地址: | 51050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锚索 预应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短锚索预应力张拉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基坑支护施工时常会用到预应力锚索,目前预应力锚索的张拉工具一般都会使用穿心式千斤顶,要求锚索露出外面至少有85cm才能实现张拉。
而预应力锚索张拉锁定以后,一般在锚具外留出10cm左右的锚索,其余的锚索割断以方便地下室结构的施工。在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各种情况的变化,有些锚索的预应力会出现预应力损失的情况,这时候就要求对锚索进行补张拉增加预应力,但是锚索较短的外露部分造成无法使用穿心式千斤顶进行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简单、结构合理的短锚索预应力张拉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短锚索预应力张拉装置,包括锚具、穿心式千斤顶和位于千斤顶内的拉杆,所述千斤顶尾部的输出端抵接有顶接块,所述拉杆的尾端穿出千斤顶并连接顶接块,所述拉杆的前端接有外套,所述锚具设置在外套与拉杆围成的空腔内,所述外套的前端设有供锚索穿过的穿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接块为螺母,所述拉杆的尾部为与螺母螺纹连接的外螺纹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杆的前端为外螺纹结构,所述外套的尾端为与拉杆配合的内螺纹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杆的尾端接有旋拧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锚具与外套之间设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包括用于抵接外套的前端面,所述缓冲套上设有供锚索穿过的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锚具夹紧锚索,该锚具位于外套与拉杆围成的空腔内,而与外套连接的拉杆作为锚索的延长,因此可以利用穿心式千斤顶顶撑与拉杆连接的顶接块,从而达到张拉锚索的目的,其结构合理,使用起来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短锚索预应力张拉装置,包括锚具1、穿心式千斤顶2和位于千斤顶2内的拉杆3。千斤顶2尾部的输出端抵接有作为顶接块4的一个螺母,拉杆3的前、后两段均为外螺纹结构,其尾端穿出千斤顶2并螺纹连接在螺母上,其前端螺纹连接有外套5。该外套5与拉杆3围成一个空腔,锚具1容纳在空腔内,外套5的前端设有供锚索穿过的穿孔。
使用时,先用锚具1的夹片夹紧锚索端部,之后锚具1放置在外套5内并将外套5与拉杆3拧紧,拉杆3装入千斤顶2内且尾端从千斤顶2尾端穿出,其穿出部分拧入螺母并使螺母抵接千斤顶2的输出端,最后启动千斤顶2进行锚索张拉。
优选的,拉杆3的尾端接有旋拧部31,旋拧部31穿出螺母,施工人员可使用扳手操作旋拧部31,使拉杆3与螺母固定。
优选的,锚具1与外套5之间设有由尼龙制成的缓冲套6,缓冲套6的前端面用于抵接外套5,用于在锚索张拉时起缓冲作用。缓冲套6上设有供锚索穿过的孔。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泰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泰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75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具的测量座结构
 - 下一篇:超市用购物容器的消毒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