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机端盖与轴承套的绝缘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7250.5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根;康希武;唐国英;汪尧玉;方新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威能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2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机 轴承 绝缘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电动机端盖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动机端盖与轴承套的绝缘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机轴电流是无法杜绝的,尤其在大中型变频电动机中尤为明显,严重影响到电动机轴承的使用寿命。正常情况下,转轴与轴承间有润滑油膜的存在,起到绝缘的作用,对于较低的轴电压,这层润滑油膜仍能保护其绝缘性能,不会产生轴电流。但是当轴电压增加到一定数值时,尤其在电动机启动或轴承缺油时,轴承内的润滑油膜未稳定形成,轴电压将击穿油膜放电而形成回路,轴电流将从轴承和转轴的金属接触点通过,由于该金属接触点很小,所以这些点的电流密度很大,可达几百安甚至上千安,在瞬间产生高温,使轴承局部烧熔,被烧熔的轴承合金在碾压力的作用下飞溅,于是在轴承内表面上烧出许多小凹坑,破坏了轴与轴承的良好配合,从而造成轴承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使电动机端盖具有绝缘作用,提供一种电动机端盖与轴承套的绝缘固定结构,阻断轴电流流过轴承的路径,从而保护电动机轴承,延长电动机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机端盖与轴承套的绝缘固定结构,包括有中部开孔的端盖、轴承套,轴承套的前端向外设有翻边,轴承套的翻边上均匀设有螺纹孔,端盖上设有与轴承套上的螺纹孔一一对应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套的下端外壁上设有轴承套绝缘,端盖的各个通孔中分别设有绝缘套筒,绝缘套筒的两端分别设有中间开孔的绝缘垫板,一对绝缘垫板分别设在端盖的上、下端面上,轴承套与端盖通过贯穿带有绝缘套筒的通孔、螺纹孔的螺钉旋合紧钉。
本实用新型的端盖和轴承套之间有绝缘,所以电动机轴电流不会流过轴承对轴承造成损伤,有效的保护电动机轴承,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绝缘可靠,成本低廉,能有效的阻断轴电流流通,从而保护电动机轴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机端盖与轴承套的绝缘固定结构,包括有中部开孔的端盖6、轴承套1,轴承套1的前端向外设有翻边,轴承套1的翻边上均匀设有螺纹孔,端盖6上设有与轴承套1上的螺纹孔一一对应的通孔,轴承套1的下端外壁上设有轴承套绝缘2,端盖6的各个通孔中分别设有绝缘套筒3,绝缘套筒3的两端分别设有中间开孔的绝缘垫板4、5,一对绝缘垫板4、5分别设在端盖6的上、下端面上,轴承套1与端盖6通过贯穿带有绝缘套筒3的通孔、螺纹孔的螺钉旋合紧钉。
实施例
首先在轴承套1上打无纬玻璃丝带,最外层包热收缩带,外径尺寸留2-3mm加工余量,然后采用VIP真空浸渍烘焙,固化冷却后轴承套外表形成坚硬玻璃钢层,再车加工轴承套至规定尺寸。端盖6按要求加工好,180℃烘焙两小时,加绝缘垫板4后热套轴承套,待冷却后加绝缘套筒3和绝缘垫板5,最后装配至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威能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威能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72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