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外科手术后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6040.4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7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邱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金英 |
主分类号: | A61F15/00 | 分类号: | A61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6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外科 术后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胸外科手术后保护装置,应用于医疗领域。
背景技术
临床上,患者进行胸外科手术后,需要用绷带进行捆绑固定以加速刀口愈合,目前使用的绷带需要反复缠绕多圈进行固定,松紧度不易掌握,操作繁琐,医疗效果差,术后的引流管不能随意从最佳部位引流出,导致引流效果差甚至引流管脱落,影响患者康复,目前虽然有专利对此进行了改进,采用弧形板和弹力带或者粘扣的组合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弧形板弧度是固定的,无法很好的与患者的体型和刀口吻合,粘扣长期使用粘贴效果会减弱患者活动时往往容易由于粘贴不牢而松开,影响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胸外科手术后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弧形固定板、气垫、隔膜、圆孔、插孔、绑带、松紧带、挂钩、固定圈、充气孔、气孔密封塞,其特征在于弧形固定板内部设置有气垫,气垫内部设置有隔膜,隔膜上设置有圆孔,气垫侧面设置有充气孔,充气孔上设置有气孔密封塞,弧形固定板和气垫中间均设置有插孔,气垫两边设置有绑带,绑带上设置有松紧带,气垫一边的绑带上设置有挂钩,气垫另一边的绑带上设置有固定圈。
使用方法:使用时,将弧形板固定于患者刀口处,通过充气孔给气垫充气,气垫内部设置有隔膜,隔膜上设置有圆孔,气体通过隔膜上的圆孔充到气垫的各个区域,填充弧形板与患者身体之间的空隙,气垫内设置有隔膜,隔膜的高度略低于整个气垫充起的高度,可以使得气垫产生符合人体的弧度并且不产生褶皱,提高使用效果,充气完毕后将气孔密封塞扣在气孔上,弧形固定板和气垫中间均设置有插孔,方便术后引流管的插入,不容易脱落,绑带上设置有三组固定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调节挂钩于固定圈连接的位置,绑带上设置有松紧带,可以患者因为绑扎过松或者过紧而产生的不适,有利于患者康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弧形固定板1、气垫2、隔膜3、圆孔4、插孔5、绑带6、松紧带7、挂钩8、固定圈9、充气孔10、气孔密封塞11。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弧形固定板1、气垫2、隔膜3、圆孔4、插孔5、绑带6、松紧带7、挂钩8、固定圈9、充气孔10、气孔密封塞11,其特征在于弧形固定板1内部设置有气垫2,气垫2内部设置有隔膜3,隔膜3上设置有圆孔4,气垫2侧面设置有充气孔10,充气孔10上设置有气孔密封塞11,弧形固定板1和气垫2中间均设置有插孔5,气垫2两边设置有绑带6,绑带6上设置有松紧带7,气垫2一边的绑带6上设置有挂钩8,气垫2另一边的绑带6上设置有固定圈9。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金英,未经邱金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60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上下楼梯的快速平稳转移伤员系统
- 下一篇: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