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扳葫芦限载器及手扳葫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5856.5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9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美和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58 | 分类号: | B66D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132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葫芦 限载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手扳葫芦。
背景技术
手扳葫芦是一种小型起重设备,一般用于起重100T以下的重物,由于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机动灵活等特性,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手扳葫芦的起重能力有限,若对重物重量估计不清,将出现手扳葫芦超负荷工作的情况,容易出现起重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对其设置限载保护装置,以保证其安全工作。
然而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手扳葫芦均为设置限载器,即使少部分手扳葫芦设置了限载保护结构,但其限载功能也不够完善,如现有的限载保护器不具有防反转的功能。当重物被提上高空后,限载器因磨损而导致限载器限载能力下降,此时反向拉动换向棘轮将因限载器打滑而无法将重物放下,造成工作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扳葫芦限载器及手扳葫芦,以解决现有手扳葫芦在限载保护方面性能不够完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手扳葫芦限载器,包括传动套筒,所述传动套筒外圆柱面上设置有环形凸缘,所述传动套筒上还依次套有摩擦片甲、换向棘轮、摩擦片乙、弹簧和与传动套筒螺纹配合的调载螺母,所述弹簧在调载螺母压力作用下将摩擦片乙、换向棘轮、摩擦片甲和环形凸缘压紧贴合;
所述换向棘轮的内孔壁上设置有至少两道沿内孔周向均布的楔形槽,所述楔形槽中设置有楔紧圆柱,所述换向棘轮、楔形槽、楔紧圆柱和传动套筒形成单向离合结构。
进一步,所述弹簧为碟形弹簧。
进一步,所述弹簧和摩擦片乙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弹簧和调载螺母之间设置有手柄定位套,所述手柄定位套上设置有与手扳葫芦的手柄转动配合的环形定位槽,所述手柄定位套上还设置有垫在调载螺母和弹簧之间的垫板。
本实用新型一种设有手扳葫芦限载器的手扳葫芦,包括传动轴和手柄,所述传动套筒套在传动轴上、并与传动轴在圆周方向上固定配合,所述手柄套在手柄定位套上的环形定位槽中,手柄上设置有与换向棘轮齿槽配合的换向棘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手扳葫芦限载器及手扳葫芦,其起重重量由换向棘轮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决定,当重物重力大于摩擦力时,换向棘轮与摩擦片之间便打滑,从而无法吊起重物,实现限载功能,工作安全性好;且摩擦力大小可通过旋转调载螺母调节,调整方便,同时摩擦片更换也方便,便于维护。
2、本实用新型手扳葫芦限载器及手扳葫芦,其单向离合结构使得重物在被吊上高空后,反扳换向棘轮,楔紧圆柱便跑向楔形槽的小端将换向棘轮和传动套筒楔紧,可顺利的将重物从空中降下,能避免因换向棘轮和摩擦打滑造成无法将重物放落的问题,工作可靠性更高,安全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手扳葫芦限载器的的分解立体结构图;
图2手扳葫芦的局部剖视结构图;
图3为单向离合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手扳葫芦限载器,包括传动套筒1,所述传动套筒1的外圆柱面上设置有环形凸缘101,所述传动套筒1上还依次套有摩擦片甲2、换向棘轮3、摩擦片乙4、弹簧5和与传动套筒1螺纹配合的调载螺母6,所述弹簧5在调载螺母6压力作用下将摩擦片乙4、换向棘轮3、摩擦片甲2和环形凸缘101压紧贴合;
所述换向棘轮3的内孔壁上设置有三道沿内孔周向均布的楔形槽7,所述楔形槽7中设置有楔紧圆柱8,所述换向棘轮3、楔形槽7、楔紧圆柱8和传动套筒1形成单向离合结构。
本实施例手扳葫芦限载器,其起重重量由换向棘轮3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决定。起重时,当重物重力大于摩擦力时,换向棘轮3与摩擦片之间打滑,从而无法吊起重物,实现限载功能,工作安全性好;且摩擦力大小可通过旋转调载螺母6调节,调整方便,同时摩擦片更换也方便,便于维护。
在起重过程中,当重物在被吊上高空后,反扳换向棘轮3,其单向离合结构中的楔紧圆柱8便跑向楔形槽7的小端,从而将换向棘轮3和传动套筒1楔紧,顺利的将重物从空中降下,能避免因换向棘轮3和摩擦打滑造成无法将重物放落的问题,工作可靠性更高,安全性更好。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弹簧5为碟形弹簧,碟形弹簧刚度大,采用碟形弹簧可减小限载器及手扳葫芦的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美和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美和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58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副臂的组塔塔式起重机
- 下一篇: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