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ARM红外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2559.5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3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刘玲;严亚军;宋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rm 红外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处理电路,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红外触摸屏的处理电路。
背景技术
红外触摸屏作为触摸技术的一种,因为不受电流、电压和静电干扰,适宜恶劣的环境条件,因此成为触摸屏产品最终的发展趋势。但传统的红外触摸屏分辨率很低,往往由其红外管对数决定,因此必须提高其分辨率以满足各种行业的需求。另一方面,红外触摸屏因采用红外接收管作为传感器件,当用于户外时,若环境中阳光强度较高,则会干扰其正常工作。第三,由于所采用的处理器速度较慢,导致触摸屏反映不灵敏,这些缺陷都影响了红外触摸屏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基于ARM红外触摸屏,触摸信号电路简单,抗强光干扰,大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红外触摸屏的触摸信号电路由红外发射单元电路、红外接收单元电路和ARM控制单元电路依电回路方式连接组成;红外发射单元电路包括74HC595驱动芯片和红外线发射管,74HC595驱动芯片采用级联方式连接红外线发射管;红外接收单元电路包括74HC595转换芯片和红外线接收管,74HC595转换芯片采用级联方式连接红外线接收管;ARM控制单元电路包括74HC4051切换芯片和S3c2410处理器,74HC4051切换芯片通过数据总线连接红外接收单元电路和S3c2410处理器,74HC595转换芯片将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74HC4051切换芯片把模拟信号传输到S3c2410处理器进行处理,计算成触摸屏坐标,由串行接口发送到PC机。
本实用新型电路简单,成本低廉,屏大分辨率高,抗强光干扰,处理速度快,触摸屏反映灵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发射单元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接收单元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RM控制单元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该红外触摸屏的触摸信号电路由红外发射单元电路1、红外接收单元电路2和ARM控制单元电路3依电回路方式连接组成;红外发射单元电路1包括74HC595驱动芯片和红外线发射管,74HC595驱动芯片采用级联方式连接红外线发射管;红外接收单元电路2包括74HC595转换芯片和红外线接收管,74HC595转换芯片采用级联方式连接红外线接收管;ARM控制单元电路3包括74HC4051切换芯片和S3c2410处理器,74HC4051切换芯片通过数据总线连接红外接收单元电路2和S3c2410处理器,74HC595转换芯片将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74HC4051切换芯片把模拟信号传输到S3c2410处理器进行处理,计算成触摸屏坐标,由串行接口发送到PC机。
图1为红外发射单元电路1;红外线发射管用 74HC595 驱动,每片 74HC595 驱动 8只红外发射管,根据触摸屏的大小采用级联的方式进行连接;74HC595驱动红外 LED 采用共阳极的方法,共阳极驱动提供的灌电流要大于共阴极提供的拉电流,能充分保证 LED的发光强度;74HC595输出低电平时驱动发射管发光,输出高电平时不发光,将DS输入的低电平从第一支红外发射管对应的74HC595中移位寄存器移到最后一只管对应的74HC595中移位寄存器,每次移位都把数据置入存储寄存器实现所有红外发射管的一次扫描,重复这个过程实现红外发射管的不断扫描。
图2为红外接收单元电路2;每8个一组的红外管输出的电压用一片74HC595芯片来进行,根据触摸屏的大小采用级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将DS输入的低电平从第一支红外发射管对应的74HC595中移位寄存器移到最后一只管对应的74HC595中移位寄存器,每次移位都把数据置入存储寄存器实现所有红外发射管的一次扫描,重复这个过程实现红外接收管的不断扫描,存储寄存器的数据输出到总线。
图3为ARM控制单元电路3;74HC4051与红外接收单元电路和S3c2410处理器连接,红外发射单元电路驱动红外发射管逐个发光,红外接收单元电路的模拟信号通过数据总线传输,数据线的切换采用74HC4051,把模拟信号送人S3c2410中AD转换器进行转换以确定坐标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25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