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孔隙-裂隙两重介质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2219.2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5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肖柏青;许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孔隙 裂隙 两重 介质 实验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地下水渗流的砂槽实验装置,尤其是一种孔隙–裂隙两重介质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孔隙–裂隙含水层,由于其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的复杂特征,人们常常按孔隙介质渗流理论来描述这类介质的水流和溶质运动,即采用等效孔隙介质法。但从物理上看,水流和溶质在裂隙介质中的运动与在孔隙介质中差别很大,特别是当裂隙的作用很强烈时,水流和溶质的运动主要受裂隙控制,其效果可能根本就和孔隙介质不等效,即采用等效孔隙介质法可能会得出完全错误的结果。室内渗流模型实验是研究孔隙–裂隙介质中的地下水和溶质的运移规律和机理的基本方法,然而,目前不采用等效孔隙介质法的孔隙–裂隙介质室内试验研究多集中在对单管道、单裂隙和裂隙网络的研究,这些实验模型无法反映裂隙介质和孔隙介质之间的水交换以及由此造成的溶质运移影响。因此,设计一种实验装置来模拟孔隙–裂隙两重介质中水流和溶质运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孔隙–裂隙介质渗流试验系统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的可以模拟裂隙介质和孔隙介质之间水交换现象的孔隙–裂隙两重介质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孔隙–裂隙两重介质实验装置,包括一个装填孔隙介质和裂隙介质的砂槽;砂槽内两块带有过滤网的一定间距的穿孔板将砂槽分为在中间的裂隙介质区和两侧的孔隙介质区,两块穿孔板之间的缝隙构成裂隙介质,在裂隙介质区的两端设置有裂隙介质进水水箱和裂隙介质出水水箱,在孔隙介质区的两端设置有孔隙介质进水水箱和孔隙介质出水水箱,在两个孔隙介质区的顶部均设有加沙筒以用来将泥沙等孔隙介质充填到孔隙介质区,裂隙介质进水水箱和孔隙介质进水水箱均通过进水管连接一个作为定水头供水装置的马氏瓶,在裂隙介质出水水箱和孔隙介质出水水箱的顶部均设置有相同形状和尺寸的出水管,出水管末端的出水口的位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在所述的孔隙介质区、裂隙介质区、孔隙介质进水水箱、孔隙介质出水水箱、裂隙介质进水水箱以及裂隙介质出水水箱上均设置有测压管;实验时,在马氏瓶与出水管出水口之间的水头差驱动下水和示踪剂溶液流过砂槽内的裂隙介质区和孔隙介质区,观测不同时刻、不同边界条件下两重介质渗流场的水头、溶液浓度和流量等物理量,从而研究孔隙–裂隙两重介质内水流和溶质动态运移规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能模拟出在孔隙介质与裂隙介质存在水交换条件下水流和溶质在两重介质中的运移情况,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砂槽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砂槽,2.加沙筒,3.裂隙介质区,4.孔隙介质区,5.马氏瓶,6.进水管,7.裂隙介质进水水箱,8.孔隙介质进水水箱,9.测压管,10.出水管,11.裂隙介质出水水箱,12.孔隙介质出水水箱,13.穿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22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卤钨灯管配光特性检测装置
- 下一篇:碰撞假人大腿力传感器标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