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锭炉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2095.8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8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张小建;刘华;康伟;赵同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8 | 分类号: | G08B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301510 天津市滨海新区津汉公***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锭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锭炉安全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铸锭炉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铸锭炉报警系统如图1所示,每个铸锭炉上设置有一个报警器01和一个控制所述报警器01报警的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控制器)02,报警器01的信号输入端与其所在铸锭炉的PLC的信号输出端(即图1中所述的b端)相连,每个报警器01的信号输出端(即COM端)直接连接在与其对应设置的PLC的信号输入端(即COM端,也即图1中的a端),从而在PLC和报警器之间形成回路,在正常情况下,所述PLC不发送报警信号,所述报警器不报警。在有异常情况需要报警时,PLC会通过其信号输出端给报警器一个24V正电压,该电压经过报警器的信号输出端输出到PLC的信号输入端,报警器报警。在报警状态时,若不断开上述PLC与报警器之间的回路,则报警器一直处于报警状态。
在遇到外网停水或断电等紧急情况时,多台铸锭炉的报警器会同时报警,操作员工在了解到停水或断电情况后,按照流程对铸锭炉设备进行应急处理时,首先需要手动拆下报警器,以解除报警状态。而目前铸锭炉车间多为集中化生产车间,车间内包括多台铸锭炉,在解除报警状态时,需要从多台铸锭炉上逐个拆卸下报警器,采用该方法解除报警状态耗费时间较长,造成紧急事件的处理效率较低,有时甚至错过最佳处理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铸锭炉报警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铸锭炉报警系统在解除报警状态时,通过拆卸报警器造成的紧急事件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铸锭炉报警系统,包括:
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包括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且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延时开关器,所述延时开关器包括两个常闭触点和两个控制端,所述延时开关器的两个常闭触点串联所述报警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端;
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延时开关器的两个控制端串联;
开关,所述开关位于所述电源和所述延时开关器之间,控制所述电源与所述延时开关器之间电路的导通或断开。
优选地,所述延时开关器的个数、所述报警器的个数与所述控制器个数相同,均为一个。
优选地,所述报警器和所述控制器的个数相同,且均为多个,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报警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延时开关器个数为一个,多个所述报警器的信号输出端并联,且均连接在所述延时开关器的一个常闭触点,多个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并联,且均连接在所述延时开关器的另一个常闭触点。
优选地,所述延时开关器为断路延时继电器。
优选地,所述电源为24V直流电源。
优选地,所述开关为点动开关。
优选地,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
优选地,所述报警器为报警灯。
优选地,所述报警器包括蜂鸣器和报警灯,且所述蜂鸣器与所述报警灯串联。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为可编程控制器。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铸锭炉报警系统,在报警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之间串联一个延时开关器,同时增加控制所述延时开关器断开和闭合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与所述延时开关器的两个控制端串联的电源和开关。所述延时开关器为常闭状态,正常情况下,控制器不发送报警信号,报警器不报警;当出现异常情况时,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报警信号经过报警器的信号输出端,再通过闭合的延时开关器回传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从而实现报警器报警。在需要解除报警状态时,只需闭合所述开关,使电源给所述延时开关器一个瞬时电压,断开所述延时开关器,从而断开报警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的连接,进而解除报警状态。即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报警系统能够通过简单的开关控制延时开关器的断开,快速解除报警状态,避免通过耗时较长的拆卸报警器的方式来解除报警状态,从而提高了紧急事件的处理效率。
另外,所述延时开关器能够预先设定其断开的时间,在经过预设定时间后,延时开关器能够自动恢复到闭合状态,若再次出现异常情况时,可继续报警,从而提高了安全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20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