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洗的自转炒锅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11591.1 | 申请日: | 2013-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3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 发明(设计)人: | 宣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远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9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转 炒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炊具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易洗的自转炒锅。
背景技术
在我国传统的菜肴烹调和食品加工企业对食品的熟化加工方法中,采用炒制的方法占有很大的比重,如炒菜、炒馅料、炒茶、炒坚果等等。炒制的方法,也确实有其他熟化加工方法所无法比肩的优势:可以用高火高热来进行加工,使被加工的食品在较短的时间快速熟化,使营养成分少受损失;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均匀,能达到最佳的色、香、味效果等等。在炒制加工机械的研发上面,现在已经有炒茶机,炒瓜子机,坚果炒制机等,但不难发现,现有炒制机都有局限性:只能用来炒制加工干燥的食品原料;加工以后,被炒制的食品不会有汁液析出而玷污炒制机的腔壁;炒制过程中也无需放油加水。因此,炒制机在每次进行炒制操作后不必进行清洗,所以,现有的炒制机都制作成滚筒状,一般只有一个很小的口子供进料和出料用。至于对大量的在炒制过程中会有汁液析出或是在炒制时需要放油加水的食品原料,还得采用炒锅以人工进行翻炒。如日常在家庭、食堂饭店进行的菜肴烹炒,食品加工中的馅料炒制等。虽然炒锅有较大的敞口,便于用后进行洗涮,但加工时必须由人工不停地翻炒,非常费劳动力,而且翻炒频率的控制和加工时间的掌握均由人为决定,难以对炒制过程进行科学的程序管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洗的自转炒锅,克服目前炒制会有汁液析出或是在炒制时需要放油加水的食品原料,还是用炒锅由人工翻炒的方法所存在的:很费劳动力及难以对炒制过程进行程序管理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包括热源,在所述热源的周围设有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装有定圈,所述定圈为倾斜设置,所述定圈上活络可转动且同样倾斜地装有转圈,在所述转圈的外圆周上制有锥齿轮;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上的主动锥齿轮和所述转圈外圆周上的锥齿轮啮合;设有炒锅,所述炒锅的上口外径大于所述转圈的内径、底的外径小于所述转圈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热源作为现有技术,可以选择由电阻元件发热的电加热器,也可以选择燃气燃煤燃油的炉具。所述定圈的作用是对所述转圈的承托,并且让所述转圈能在保持倾斜度不变的情况下旋转;所述炒锅设计成上口大底部小的倒圆台形,是可以轻松放置于所述转圈内,也能轻松地取出,同时,放入和取出所炒制的食物及事后清洗都很方便。当启动热源,将所述炒锅置于所述转圈内,放入待炒制的食物和辅料于所述炒锅内后,就可开动所述转动机构。经过维齿轮组的传动,所述炒锅即会开始旋转,沉于所述炒锅下部底和周壁结合部区域的食物不用人工去翻动,在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就会不停地被翻炒。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所述炒锅的底部区域更易清洗,不会留有死角,所述炒锅的底部呈球面形。同时在所述定圈与所述转圈的接触面之间装有滚珠,使所述转圈在转动时更省力,同时还能降低噪音。根据测试,在炒制加工时,既能让食材得到最大幅度的翻动又不会让汤汁外溢,所述定圈的上端面和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是较佳的设计。
对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保持现有普通炒锅易于清洗和食材在炒制时受热均匀的前提下,能节省劳动力,使操作者能统筹兼顾,充分利用时间;同时还易于进行程序控制的改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中:1、热源,2、支架,3、定圈,4、转圈,5、转动机构,6、炒锅,7、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更进一步地加以改进,如对转动机构5加装调速器,对炒锅6加装握环等。热源1的中心区域离炒锅6的最低点的距离应尽可能近。每一次在将炒锅6放置于转圈4内时,应力求使炒锅6的倾斜度与转圈4的倾斜度一致;在放入待炒制食材时,应控制数量,不能一次放入较多食材,否则会降低食材翻动的幅度,影响食材的受热均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远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远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15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