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键式零位校准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1441.0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5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强;刘应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强;刘应龙 |
主分类号: | G01D3/06 | 分类号: | G01D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0005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键式 零位 校准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位校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键式零位校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超声波、涡流、射线、磁粉、渗透等原理的检测装置,工作时需要检测人员很熟练,但即使是很熟练的检测人员,难免也会发生校准误差的情况,尤其是对调零工序,需要对每一种检测模式分别调零,由于不能精准控制各种器件的输出,要反复的进行调试,繁琐且花费时间,导致发生误差的概率很大,所以有必要对检测装置的零位校准模块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键式零位校准检测装置,它设计合理,有效降低了对检测人员业务和熟练程度的依赖,避免校准误差,有效提高检测装置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并且省去了繁琐的调零时间,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调零开关1、自动调零控制单元2、显示单元3、A/D变换4、直流放大器5、电压比较器6、基准电压发生器7、相移器8、第一处理单元9、放大器10、第二处理单元11、正弦波振荡器12、恒流放大器13、检测探头14和零位终端15,正弦波振荡器12与恒流放大器13连接,恒流放大器13与检测探头14连接,检测探头14分别与放大器10和相移器8连接,放大器10分别与第一处理单元9和第二处理单元11连接,相移器8与第一处理单元9连接,第一处理单元9和第二处理单元11分别于零位终端15连接,零位终端15与电压比较器6连接,电压比较器6与直流放大器5连接,直流放大器5与A/D变换4连接,A/D变换4与显示单元3连接,调零开关1与自动调零控制单元2连接,自动调零控制单元2分别与相移器8、零位终端15、A/D变换4和基准电压发生器7连接,基准电压发生器7与电压比较器6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把基准试件防止到检测探头14的检测位置,打开调零开关1,自动调零控制单元2通过控制逻辑A接收到调零指示,执行调零逻辑处理,首先自动调零控制单元2通过控制逻辑B设置模式选择器为幅度模式,然后通过控制逻辑C,使基准电压发生器7的输出电压Vr从0到最大值线性变化,同时,通过控制逻辑D测量直流放大器5的输出电压Vo,若Vo=0,幅度调零完成,此时Vr就是该被测对象幅度模式的基准电压,若Vo≠0,自动控制单元2通过控制逻辑B设置模式选择器为相位模式,然后通过控制逻辑E,使相移器8的输出相位便宜从0°到360°开始线性变化,同时,通过控制逻辑D测量直流放大器5的输出电压Vo,若Vo=0,相位调零完成,此时相移器8的相位偏移就是该被测对象相位模式的基准相位,至此,自动完成了幅度模式和相位模式两种模式的调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避免了调零时发生的误差,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大幅度提升了产品的可用性、灵敏度和准确度,此检测装置具备了独特的产品卖点,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调零开关1、自动调零控制单元2、显示单元3、A/D变换4、直流放大器5、电压比较器6、基准电压发生器7、相移器8、第一处理单元9、放大器10、第二处理单元11、正弦波振荡器12、恒流放大器13、检测探头14和零位终端15,正弦波振荡器12与恒流放大器13连接,恒流放大器13与检测探头14连接,检测探头14分别与放大器10和相移器8连接,放大器10分别与第一处理单元9和第二处理单元11连接,相移器8与第一处理单元9连接,第一处理单元9和第二处理单元11分别于零位终端15连接,零位终端15与电压比较器6连接,电压比较器6与直流放大器5连接,直流放大器5与A/D变换4连接,A/D变换4与显示单元3连接,调零开关1与自动调零控制单元2连接,自动调零控制单元2分别与相移器8、零位终端15、A/D变换4和基准电压发生器7连接,基准电压发生器7与电压比较器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强;刘应龙,未经李国强;刘应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14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控制式充电器的结构
- 下一篇:高速公路车辆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