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叶片自动测量分组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0883.3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0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民;凌志鸿;范玉辉;彭德银;赵桂珍;蓝华;黄金江;唐春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西南工具(集团)有限公司;新乡市斯凯夫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08 | 分类号: | B07C5/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9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 自动 测量 分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叶片自动测量分组机,属于零件测量分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空调压缩机产量已突破1.2亿台,其中转子式空调压缩机占80%。叶片是转子式空调压缩机的核心运动零件,其零件质量直接关系压缩机能效、寿命、噪音等关键指标,一般采用高硬度、高耐磨性、耐腐蚀材料制成;零件具有较高的尺寸及形状位置精度:平行度垂直度<5μm,尺寸分组2-5μm,分组精度<1μm,生产中叶片的每一尺寸和形状位置精度要求均需全数检查。空调压缩机属大批量生产,压缩机生产中用户一般指定组别制造,因此压缩机叶片尺寸公差就只有尺寸分组的2-5μm,超出尺寸公差就意味着库存积压,这就造成了叶片的制造难度大,检测工作量巨大。
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对叶片进行手工测量分组,每一叶片需对多点尺寸进行检测并按照分组判定原则进行判断,每次都是由人工搬送零件,将叶片逐一测量后按照规格进行分类区分,由于叶片较小且数量大,在人工测量分组时易疲劳和分组误判,人工分组存在测量误差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问题,所以现有的测量零件的方法还是不够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设备成本低,适用性强,操作简单、测量准确、工作效率高、可节省人力物力、提高了叶片分组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叶片分组测量的精确性的一种叶片自动测量分组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一种叶片自动测量分组机,包括固定支座,在固定支座上设置叶片送料装置、叶片厚度测量装置、叶片拦截式分组装置、叶片收集储存装置和程序控制器,叶片送料装置与 叶片厚度测量装置的一端相连接,叶片厚度测量装置的另一端与叶片拦截式分组装置的一端相连接,叶片拦截式分组装置的另一端与叶片收集储存装置相连接。
所述的叶片送料装置包括有送料槽,在送料槽的槽口处设置有夹料板,送料槽与夹料板之间设置有型槽,在送料槽内设置有推料块,推料块通过吊绳与重力块相连接,在型槽内设置有推料板,推料板与推料气缸相连接。
重力块设置在送料槽的槽口底部,送料槽由两块可左右移动并可调节宽度的料板组成,吊绳饶过设置在料板上的挡钉与重力块相连接。
所述的叶片厚度测量装置包括两个调整夹板,在两个调整夹板底部设置有导轨,在调整夹板的两侧设置有U型调整板,在U型调整板顶部的两个端头分别设置有电感测头和触头,电感测头通过第一锁紧螺钉安装在U型调整板的一个端头上,电感测头的测量端头与U型调整板另一端头的内侧面相接,触头的一端与U型调整板的另一个端头相连接,触头的另一端穿过设置在调整夹板上的测量通孔并设置在导轨的上方。
在调整夹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2~4个U型调整板,U型调整板通过第二锁紧螺钉固定安装在固定支座上。
叶片拦截式分组装置包括送料机架、电机和电机相连接的动力轮,在送料机架上设置有传动轮、拦截配送单元和接料板,传动轮和动力轮的动力轴相连接,在传动轮上设置有送料皮带,拦截配送单元包括上下推动气缸和前后推动气缸,在上下推动气缸的气缸杆上设置有前后推动气缸,在前后推动气缸上设置有隔离挡板和推料板。
在叶片拦截式分组装置上设置有1~8个拦截配送单元,在送料机架上设置有叶片挡板,在动力轮上设置有传动皮带。
叶片收集储存装置包括电机和框架,在框架上设置有叶片收集储 存单元,叶片收集储存单元包括有主动轮、从动轮和收集槽,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在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收集槽,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的传动轴相连接,叶片收集储存装置由1~8个叶片收集储存单元连接组成,在相邻的两个叶片收集储存单元的皮带之间设置有隔离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西南工具(集团)有限公司;新乡市斯凯夫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西南工具(集团)有限公司;新乡市斯凯夫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08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