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涂生产线用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9815.5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0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祝泽亮;刘迪;付雪剑;冯慧;李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天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1/32 | 分类号: | B05D1/32;B05C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胡恩河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涂 生产线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待喷涂工件的预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喷涂生产线用保护套。
背景技术
在常规的喷涂生产线中,针对于待喷涂的工件进行喷涂时,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对待喷涂的工件进行整体喷涂。在仅需要对局部进行喷涂的情况下,通常对待喷涂的工件不需要喷涂处,进行包裹处理。在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生产线中,通常会采用喷涂保护套进行保护,可以切实有效的提高喷涂的效率。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工件存在基本误差,处于尺寸上下极限的待喷涂工件其轴线与喷涂保护套的轴线会出现不同轴的情况,即待喷涂工件与喷涂保护套的同轴度会有较大变化。这样就会导致保护套与待喷涂工件相撞或者待喷涂工件不能和保护套分离。这样对于待喷涂工件来说,起不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因此,针对现有的喷涂保护套不能有效的保护喷涂工件这一问题,并没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喷涂保护套不能有效保护工件这一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喷涂生产线用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涂生产线用保护套,包括内部形成有阶梯孔的筒形后柄,在后柄的一端连接有内部形成有孔的筒形中间部,在中间部的一端连接有内部形成有孔的筒形前端部,在后柄靠近顶部形成环形槽。在前端部的圆周上、沿圆周均布形成四个开口槽。
在所述的前端部的下端两侧各形成30度倒角。
所述保护套的材质为尼龙。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用性强,提高了喷涂保护套装卸工件的成功率,对工件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喷涂生产线用保护套的剖视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端部上的开口槽的分布图。
其中:
1 后柄 2 中间部
3 前端部 4 环形槽
5 开口槽 6 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喷涂生产线用保护套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喷涂生产线用保护套,包括内部形成有阶梯孔的筒形后柄1,在后柄1的一端连接有内部形成有孔的筒形中间部2,在中间部2的一端连接有内部形成有孔的筒形前端部3。在后柄1靠近顶部形成环形槽4,在前端部3的圆周上、沿圆周均布形成四个开口槽5,在前端部3的下端两侧各形成30度倒角。
其中,后柄1的内外直径比中间部2的内外直径小,前端部3的内径和中间部2的内径相等,前端部3的外径比中间部2的外径略小。
所述保护套的材质为尼龙。
对保护套前端开4个对称的开口槽和30度倒角。这样即使待喷涂工件尺寸稍大,也能够保证待喷涂工件中不需要喷涂的一端能够进入到保护套中。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保护套的后柄1套在气缸活塞杆上,喷涂生产线自动将气缸向前推进,喷涂生产线自动将保护套的中间部2和前端部3套在工件上,保护套套在工件上后,汽缸自动回到初始位置,喷枪对工件进行自动喷涂。喷涂结束后,汽缸自动前进,将保护套的后柄1套在汽缸活塞杆上,汽缸将保护套带回到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用性强,提高了喷涂保护套装卸工件的成功率,对工件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天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天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98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末物料气动管道自动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抓取终端RS232插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