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传感器的预注塑模块和包括该预注塑模块的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8798.3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5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田绍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00 | 分类号: | G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慈戬;吴鹏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传感器 注塑 模块 包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用于传感器的预注塑模块和包括该预注塑模块的传感器。
背景技术
国内市场上,用于车辆的传感器(例如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式通常是将芯片、磁铁、线束、安装支架等元件通过一次注塑而成型,即需要为每一款传感器开发相应的模具。但是,越来越多的用户对于同一款传感器的需求量很低,导致为每一款传感器开发相应的模具的成本相对较高。另外,发明人发现,市场上不同款的传感器区别主要在于安装支架的微小差异(例如安装支架的高度和角度差异),以便与连接至不同的车辆部件上,而芯片、磁铁、线束等用于实现传感功能的元件则是通用的,由于安装支架的微小差异就需要为整个传感器开发相应的模具在成本上也是很不划算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传感器的预注塑模块包括注塑壳体和位于注塑壳体内部的传感元件,预注塑模块借助于通用模具通过一次注塑而形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传感器,包括预注塑模块和安装支架,所述预注塑模块包括注塑壳体和位于所述注塑壳体内部的传感元件,所述预注塑模块借助于通用模具通过一次注塑而形成,所述预注塑模块和安装支架借助于专用模具通过二次注塑而形成所述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传感器的预注塑模块和传感器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传感器的预注塑模块和传感器中,借助于通用模具制造了包括注塑壳体和传感元件的通用预注塑模块,而后根据不同的安装需求借助于专用模具对通用预注塑模块和安装支架进行二次注塑而形成传感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仅需要根据安装支架的微小差异对二次注塑的模具进行适应性修改就可以满足不同款传感器的装配要求,从而降低了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图1E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用于传感器的预注塑模块的正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
图2A-图2E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的正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传感器的预注塑模块和传感器。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对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可不具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介绍的特定实施例。相反,可以考虑用下面的特征和要素的任意组合来实施本实用新型,而无论它们是否涉及不同的实施例。因此,下面的方面、特征、实施例和优点仅作说明之用而不应被看作是权利要求的要素或限定,除非在权利要求中明确提出。
本领域现有技术中的步进驱动电机至少具有以下缺点:现有技术中的用于车辆的传感器的制造方式通常是将芯片、磁铁、线束、安装支架等元件通过一次注塑而成型,即需要为每一款传感器开发相应的模具。但是,越来越多的用户对于同一款传感器的需求量很低,导致为每一款传感器开发相应的模具的成本相对较高。另外,市场上不同款的传感器区别主要在于安装支架的微小差异,而芯片、磁铁、线束等用于实现传感功能的元件则是通用的,由于安装支架的微小差异就需要为整个传感器开发相应的模具在成本上也是很不划算的。
图1A-图1E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用于传感器的预注塑模块的正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如图1A-图1E所示,该预注塑模块1包括外层的注塑壳体和位于注塑壳体内部的传感元件(未示出),传感元件例如包括芯片、磁铁、线束等用于实现传感功能的元件。该预注塑模块借助于通用模具通过一次注塑而形成。
图2A-图2E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的正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如图2A-图2E所示,该传感器包括预注塑模块1和安装支架2,与图1A-图1E所示的预注塑模块相同,图2A-图2E中的预注塑模块包括注塑壳体和位于注塑壳体内部的传感元件并且该预注塑模块借助于通用模具通过一次注塑而形成,然后,根据不同的安装需求借助于专用模具对预注塑模块1和安装支架2进行二次注塑而最终形成图2A-图2E所示的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87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