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池单格酸量检查的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08778.6 | 申请日: | 2013-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1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董捷;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士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彭愿洁 |
| 地址: | 235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池 单格酸量 检查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酸量检查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单格内酸量检查的工具。
背景技术
电池有六个单格,组成每个单格的极板、隔板等都是一样的,理论上占用电池单格的体积空间也是一样的,所以加入六个单格的电解液(稀硫酸)也应该是一样的。目前很多工厂采用流水线作业,使用先同时加酸再同时抽酸的自动化机器进行操作。使用机器时不同型号的电池的抽酸高度是不一样的,每一次都要调整参数,因此机器工作时设定的参数是不是与工艺要求的参数一致,就需要进行验证,并且机器使用中现场的品保、技术也要进行抽样检查。
目前工厂采用的方法是:如图1所示,用废纸折成纸条31,然后用夹子32夹住纸条一端另一端侵入到单格1的酸液2中,再用卡尺测量。这种方法虽说简便,但是很不规范,花费时间长(从撕纸到检测完成,一次大概要5-8分钟),检测后的纸条有时随手扔在地上,影响现场环境,而且没有检测标准无法制定工艺指导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单格内酸量检查的工具。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电池单格酸量检查的工具,包括:
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包括杆体和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位于杆体的上端;
手握连接头,所述手握连接头具有上下贯通的通道;
封口件,所述封口件位于活动杆与手握连接头的上壁之间,且与活动杆联动,所述封口件大于手握连接头上所述通道的上端出口;
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固定于手握连接头的通道内,其具有上下贯通的空腔,所述活动杆的杆体伸入所述通道和转接头的空腔内,其所述活动杆的杆体外径小于通道和空腔内径;
玻璃管,所述玻璃管一端固定于转接头的空腔内,在玻璃管上具有显示酸液深度的刻度值;
以及用于卡在电池大盖平面的水平定位板,所述水平定位板固定在玻璃管的外侧。
作为所述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活动杆的杆体与转接头之间设置有用于活动杆回位的弹簧。
作为所述工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杆下端设有底板,所述弹簧设置于底板与转接头上壁之间。
作为所述工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位于第一通道下方,且大于第一通道,所述弹簧设置于第二通道内。
作为所述工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头与手握连接头的通道内壁螺接。
作为所述工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玻璃管与转接头的空腔内壁螺接。
作为所述工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口件为软橡胶,其固定于活动杆上。
作为所述工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定位板通过可调式结构固定在玻璃管的外侧,所述可调式结构为:所述水平定位板具有竖孔和横孔,所述玻璃管从所述竖孔中穿过,所述横孔内壁开有内螺纹,所述水平定位板通过螺纹件挤压固定玻璃管。
作为所述工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握连接头和水平定位板采用尼龙或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的用于电池单格酸量检查的工具中,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调整好各部件位置,将玻璃管伸入电池单格内,按照活动杆的按压部不放手,即可测出该单格内酸液的高度,而且玻璃管可以直接读数,方便快捷(检测一次大概要30秒-60秒),增加检测的效率,可以长久使用,节约成本,便于制定检测标准及工艺指导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检查电池单格内酸量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检查工具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中活动杆、封口件与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结构中手握连接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4,本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单格酸量检查的工具包括活动杆,手握连接头43,转接头44,玻璃管45,封口件46以及用于卡在电池大盖平面的水平定位板49。
其中活动杆包括按压部41和杆体42,按压部41位于杆体42的上端。
其中,请参考图1和图4,手握连接头43用于操作者握持和对活动杆竖直方向导向。其具有上下贯通的通道,本实施例所示的通道包括第一通道431和第二通道432,第二通道432位于第一通道431下方,且大于第一通道4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士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理士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87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