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滴灌带灼伤试验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7526.1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8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马红;姜培;田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5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滴灌 灼伤 试验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下滴灌技术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滴灌带灼伤试验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已接近10年,应用面积也在逐年扩大,使用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近几年使用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在太阳光照射下,膜下凝结水珠“凸透镜效应”对滴灌带烧伤,此现象表现为滴灌带表面出现烧焦熔洞,导致泚水。通过对太阳灼烧滴灌带原因的研究分析,找出滴灌带烧伤的根本原因,但是,由于设备造价较高,一般的检测机构无能力购买,从而使滴灌带的抗灼伤性能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用于滴灌带灼伤试验的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滴灌带灼伤试验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设有温度感应装置的底座、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杆和温度数显表盘;所述支杆的上部设有O型框架,该O型框架内设有凸透镜;所述支杆两侧的所述底座上分别设有不锈钢夹片;所述温度感应装置置于所述凸透镜下方,并与所述温度数显表盘相连。
所述支杆通过螺栓与所述O型框架相连。
所述凸透镜的直径为10cm。
所述不锈钢夹片通过弹簧与所述底座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设有温度感应装置、凸透镜、温度数显表盘,因此,可以利用太阳光的聚集通过温度的数显得知滴灌带被灼伤点的温度,更好更直接的模拟膜下凝结水珠“凸透镜效应”对滴灌带烧伤的,为滴灌带抗太阳灼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同时可对滴灌带的配方性能进行研究分析。
2、本实用新型中的凸透镜所处高度可以调节,因此,可以实现试验温度的适时调节。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且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 2—支杆 3—O型框架 4—凸透镜 5—弹簧 6—不锈钢夹片 7—螺栓 8—温度数显表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滴灌带灼伤试验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设有温度感应装置的底座1、置于底座1上的支杆2和温度数显表盘8。
支杆2的上部设有O型框架3,该O型框架3内设有凸透镜4;支杆2两侧的底座1上分别设有不锈钢夹片6;温度感应装置置于凸透镜4下方,并与温度数显表盘8相连。
其中:支杆2通过螺栓7与O型框架3相连。
凸透镜4的直径为10cm。
不锈钢夹片6通过弹簧5与底座1相连。
该用于滴灌带灼伤试验的检测装置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用于滴灌带灼伤试验的检测装置置于太阳光下,调节螺栓7使凸透镜4至合适高度,转动凸透镜4使光源聚焦点聚集于带温度感应装置的底座1,温度数显表盘8即显示光源聚焦点处温度读数;继续调节凸透镜4高度来调节焦距或转动凸透镜4调节聚焦点的大小(即聚焦点的温度),直至调至试验所需温度,并记录该温度;
⑵取样:避开滴头截取滴灌带测试样品3组,每组3条,样品为单层,每条长600mm、宽16mm;
⑶取一条滴灌带检测样品,并将其用不锈钢夹片6固定于底座1上,观察聚焦点处滴灌带检测样品被灼伤时的变化,并记录灼伤程度;
⑷移动滴灌带检测样品,更换灼伤点的位置,观察同一滴灌带检测样品在不同点处的灼伤程度,并记录灼伤程度;每两个灼伤点的间距为30~50mm;
⑸将剩余滴灌带检测样品按步骤⑶~⑷的方法进行检测,并记录灼伤程度,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75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