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珠螺杆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07034.2 | 申请日: | 2013-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6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胜;杨进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25/22 | 分类号: | F16H25/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滚珠 螺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珠螺杆。
背景技术
滚珠螺杆为一种广泛应用在许多机械设备中的装置,其设置的目的在于提供精密的传动功能,通过机械操作中的旋转运动与直线运动,进而使承载的机台或对象在直线方向上进行动作。
目前所应用的滚珠螺杆主要包括螺杆、螺帽、多个滚珠,螺杆表面具有螺旋式沟槽,螺帽的内表面也具有螺旋式内沟槽,能与螺杆间形成滚珠通道,使滚珠容置于其中,并与螺杆、螺帽形成相对滚动的关系,以降低螺杆与螺帽之间相对转动的摩擦力。而其中,滚珠必须通过设置于螺帽本体端部的循环结构,进一步由滚珠通道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回流到滚珠通道的起点,如此一来才能持续在滚珠通道中滚动。
然而,常规的循环结构多选用软质材料,以便组装于螺帽本体时,可加强循环结构与螺帽本体的紧密度,以确保其达到一定的组装精度。然而,软性材质的循环结构无法承受过大的工作量,而有强度不足或产生变形的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滚珠螺杆,以利用其新颖的设计,补偿软性材质的循环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进而防止其变形,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珠螺杆,以利用其新颖的设计,补偿软性材质的循环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进而防止其变形。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滚珠螺杆包括螺杆、螺帽以及多个滚珠。螺杆具有轨道槽。螺帽滑设于螺杆。螺帽包括螺帽本体及至少一个端部组件。螺帽本体的内侧具有对应轨道槽的内滚珠槽。内滚珠槽与轨道槽共同构成滚珠通道。端部组件包括端部循环件。端部循环件包括循环件本体、强化件以及循环部。循环件本体包覆强化件,且循环部装设于螺帽本体的组装开口。滚珠容置于滚珠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循环件本体具有软性材料,且强化件具有刚性材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循环件本体的材质选自由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聚丙烯(Polypropylene,PP)、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合物(Ethylene Vinyl Acetate,EVA)、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耐油橡胶或其组合所组成的群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强化件为金属强化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强化件的材质选自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 polyethylene,HDPE)或其组合所组成的群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循环件本体具有多个卡合部,且强化件对应卡合部具有多个凸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凸部平均地分布于强化件的外周缘。
在一个实施例中,凸部为拱形、圆弧状或锥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端部组件还包括防尘件。防尘件装设于端部循环件相对于螺帽本体的另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循环件本体与防尘件为一体成形的结构。
承上所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滚珠螺杆,设置强化件于端部循环件,以补偿软性材质的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进而防止其在制造及应用过程中产生变形。同时,还能提供避免长时间使用后端部循环件因变形而产生位移,导致组装精度下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滚珠螺杆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滚珠螺杆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滚珠螺杆的端部循环件的外观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滚珠螺杆的端部循环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滚珠螺杆的端部循环件的外观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滚珠螺杆的端部循环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滚珠螺杆的端部循环件的外观示意图。
[符号说明]
1:螺杆
11:轨道槽
2:螺帽
21:螺帽本体
211:组装开口
212:内滚珠槽
213:回流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全球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70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边三爪法兰滑套反向反挤工艺及反向反挤模具
- 下一篇:分体式电磁加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