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收放捕虾笼的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06587.6 | 申请日: | 2013-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1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军;许文军;王庚申;陈杰;施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99/00 | 分类号: | A01K99/00;A01K69/08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收放捕虾笼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具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快速收放捕虾笼的工具。
背景技术
对虾养殖在我国发展十分迅猛,主要养殖方式为土塘养殖、高位池、大棚养殖等,对虾的收获捕捞主要是依靠拉网和地笼或电网,其中地笼捕捞因为灵活机动,可补大留小,而被广泛采用。由于地笼网一般长度在5-15m甚至更长,单靠人力抛洒很难顺畅展开。养殖户一般采取排放一部分池塘水后下水布网或者每一个地笼都用一根长塑料绳固定住后,在池塘两边牵引下网。由于每个池塘每次捕虾使用的虾笼都平均放置虾塘两岸多达数十个,大型养殖场则每次需捕虾笼上百只,不仅下网速度慢,且劳动强度极大,过多的塑料绳缠绕也给捕虾人员造成麻烦。
在中国专利文献数据库中按照捕虾笼和工具、或者捕虾笼和钩作为关键词语进行检索,没有发现类似文献,大多集中在捕虾笼技术报道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的快速收放捕虾笼的工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收放捕虾笼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根软性绳索及两个挂钩,挂钩固定在绳索的侧部用来钩放捕虾笼;且两个挂钩反向固定于绳索同一面;所述的挂钩包括挂钩直杆、挂钩弯曲部及钩部,依次连接成一体,挂钩直杆与钩部之间的挂钩弯曲部具有一定的弧度,弧面长度5-8cm,钩部与挂钩直杆之间的夹角为40°-70°,钩部长度在6-10cm;所述的挂钩之间距离根据地笼网的长度和养殖池的宽度进行调整,在10m-35m之间,两边挂钩至绳索末端距离至少不小于配套池塘宽度的60%。
作为优选,所述的挂钩为不锈钢挂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捕捞对虾时折叠的地笼网将收虾端打好活结后间隔一定距离放置于池塘两岸,将该收放虾笼工具横跨池塘展开,由一个工作人员将此端挂钩钩于虾笼收虾端活结上,然后另一端工作人员迅速牵引绳索,待虾笼基本展开,此端工作人员则迅速用力拉动绳索,挂钩与虾笼脱离,然后另一端工作人员即可对下一个虾笼进行同样操作,这样往复操作,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将虾笼布置完毕,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采用排水布网,则需多名工作人员下水操作,劳动强度大大提高;若采用普通绳索牵引,则每个虾笼均需配备很长的绳子,操作诸多不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快速收放捕虾笼的工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使用本工具快速收放捕虾笼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以为一常规大棚养殖对虾池(长51m×宽25m)设计快速收放虾笼工具为例。准备直径5mm的尼龙绳55m,直径5mm的不锈钢钢筋30cm,采用弯曲钢筋专用工具将钢筋弯曲成一个不锈钢挂钩2,挂钩直杆3、挂钩弯曲部5及钩部4,依次连接成一体,挂钩直杆3与钩部4之间的挂钩弯曲部5具有一定的弧度,弧面长度5cm,钩部4与挂钩直杆3之间的夹角为60°,钩部4长度7cm,挂钩直杆3长度18cm,将两个挂钩2用细尼龙线或细钢丝反向固定于绳索1上,处于同一个平面上,钩子相下,两个挂钩2间距25m,两个挂钩2距离相应绳索1末端均为15m。
在进行对虾捕捞时,在该对虾池两岸分别交错放置折叠好的对虾笼(对虾笼长度10m)30只,左岸15只,右岸15只。虾笼间距3m左右,将虾笼另一端用绳索固定于岸边,虾笼收虾端打一个活结。两个工作人员将收放工具拉直,即可开始放笼操作。左岸工作人员将挂钩2钩住虾笼收虾端活结,右岸工作人员迅速牵引,使得虾笼展开,待虾笼基本展开时,左岸工作人员迅速将绳索1回拉,挂钩2与虾笼脱离。然后右岸工作人员即可开始重复操作。这样2人可在15分钟内将30个地笼网放置完毕。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65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筒形有翅害虫捕集器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路亚钓法的钓饵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