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Boost电路的MPPT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6202.6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8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戴伟;陈芳;牟长洲;王月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希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6 | 分类号: | H02M3/156;H02S4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宋敏 |
地址: | 830013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boost 电路 mppt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Boost电路的MPPT控制器。
背景技术
我国76%的国土光照充沛,光能资源分布较为均匀;与水电、风电、核电等相比,太阳能发电没有任何排放和噪声,应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太阳能是未来最清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但是目前,光伏电池造价高,转换效率低,受原料价格和提纯工艺的限制,发电成本始终高高在上。而现有的光伏阵列控制器使得光伏发电的效率还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双Boost电路的MPPT控制器,以实现提高光伏发电效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Boost电路的MPPT控制器,包括电流霍尔传感器、电压霍尔传感器、电感L1、电感L2、电感L3、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场效应管T1、场效应管T2、中央处理器、第一PI控制器、第二PI控制器、第一PWM信号电路、第二PWM信号电路、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电感L1、电感L2、二极管D1、电容C3串联在光伏电池阵列的两极,所述电容C3的两端并联蓄电池组,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容C3连接,所述电感L3和二极管D2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在电感L2和二极管D1的两端,所述电容C1并联在光伏电池阵列的两极上,所述电容C2和电感L1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在电容C1的两端,所述场效应管T1的漏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T1的源极与光伏电池阵列连接,该场效应管T1的栅极与第一驱动模块连接,所述场效应管T2的漏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该场效应管T2的源极与光伏电池阵列连接,效应管T2栅极与第二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电流霍尔传感器设置在光伏阵列输出的线路上,所述电压霍尔传感器设置在电容C1线路上,所述电流霍尔传感器和电压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和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PI控制器和第二PI控制器,第一PI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PWM信号电路,第一PWM信号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驱动模块,第二PI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PWM信号电路,第二PWM信号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驱动模块。
进一步的,中央处理器采用单片机或DSP。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1为65μF,所述电容C2为75μF,所述电容C3为70μF。
进一步的,电感L1的电感值大于电感L2电感值,且电感L1的电感值大于电感L3的电感值。
进一步的,所述电感L1的电感值为电感L2电感值的2倍,且电感L2电感值与电感L3的电感值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电流霍尔传感器、电压霍尔传感器对广泛阵列中电流和电压的监控,通过中央处理器,以及PI控制器和驱动模块,在照突变情况下简单有效地实现光伏发电电流的调整,减少系统能量损耗,充分发挥光伏电池板的效能应保证电池板的最大功率输出,达到高光伏发电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Boost电路的MPPT控制器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希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希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62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电焊机的双电压转换电路
- 下一篇:改进型快速放电和恒流充电的缓启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