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3985.2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5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技桩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陆磊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预应力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桩体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改进型预应力混凝土方桩。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桩在建筑施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港口、铁路等工程,但在一些民用建设项目中,由于对桩的承载力要求不高,往往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施工。例如护坡工程,传统上采用建造护坡挡土墙的方式进行防护,由于墙体的施工周期较长,强度不高,容易导致墙体坍塌,影响防护效果。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采用钢管来实现防护效果,但是一方面由于钢管耐腐蚀性不强,使得所受拉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较低,另一方面,不同桩身之间的接触面积小,使得混凝土管桩的整体受拉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不高,易导致桩身脆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际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通过采用钢管来实现防护效果,使得混凝土管桩的整体受拉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不高,易导致混凝土桩体脆断。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改进型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包括混凝土方桩本体,所述混凝土方桩本体包括一金属方筒,所述金属方筒的内壁覆盖有内部混凝土层,所述金属方筒的外壁覆盖有外部混凝土层;所述内部混凝土层的内部设置有金属纤维编织网,所述金属纤维编织网采用金属丝经纬编制而成;所述外部混凝土层的内部设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括若干钢筋和箍筋,所述钢筋沿着轴线方向贯穿设置于外部混凝土层内,且在所述钢筋外围螺旋绕设有至少一圈箍筋;所述内部混凝土层的内表面以及外部混凝土层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上下贯通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或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的底面与所述梯形凹槽的侧面的夹角在75度至160度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钢筋呈正四方形分布,箍筋呈螺旋形焊接于钢筋的外部形成主体骨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在桩身外表面设置位置相对且上下贯通的凹槽,使相邻桩体的接触面积增加,即增加桩身的受力面积,提高受拉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方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标号说明:金属方筒100、外部混凝土层200、钢筋笼210、内部混凝土层300、金属纤维编织网310、凹槽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包括混凝土方桩本体,所述混凝土方桩本体包括一金属方筒100,所述金属方筒100的内壁覆盖有内部混凝土层300,所述金属方筒100的外壁覆盖有外部混凝土层200;所述内部混凝土层300的内部设置有金属纤维编织网310,所述金属纤维编织网310采用金属丝经纬编制而成;所述外部混凝土层200的内部设有钢筋笼210,所述钢筋笼210包括若干钢筋和箍筋,所述钢筋沿着轴线方向贯穿设置于外部混凝土层200内,且在所述钢筋外围螺旋绕设有至少一圈箍筋;所述内部混凝土层300的内表面以及外部混凝土层200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上下贯通的凹槽400。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金属方筒100作为整个混凝土方桩的支撑核心,并在外部混凝土层200和内部混凝土层300中分别设置钢筋笼210和金属纤维编织网310,大大提升了整个混凝土方桩的结构强度。
所述凹槽400为弧形凹槽400或梯形凹槽400,所述梯形凹槽400的底面与所述梯形凹槽400的侧面的夹角在75度至160度之间。
所述若干钢筋呈正四方形分布,箍筋呈螺旋形焊接于钢筋的外部形成主体骨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在桩身外表面设置位置相对且上下贯通的凹槽,使相邻桩体的接触面积增加,即增加桩身的受力面积,提高受拉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技桩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技桩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3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