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糖类物料粉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3861.4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3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琍;祁斌;吴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8/18;B02C18/22;B02C18/16;B02C7/06;B02C7/12;B02C2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糖类 物料 粉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糖类物料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食物中含糖量的多少,通常将其分为高糖、低糖和无糖食物三大类。含糖量较高的食物主要包括食用糖和各种谷物。在高糖物料进行微细化的深加工过程中,粉碎机是一种常用的对上述高糖物质连续进料、出料的粉碎装置。
现有技术中,干法冲击式粉碎机的粉碎部件通常是刀片式、销棒式或锤式。对于刀片式粉碎,由于刀片切割的力远不及撞击强烈。因此物料获得的单位粉碎能不够,导致物料颗粒很难进行微细化粉碎。而对于销棒式、锤式粉碎机,其粉碎主要是依靠撞击作用,但是对于热敏性、弹黏性的高油脂物料,在撞击瞬间,积聚的热量无法散出导致物料黏结而难以粉碎,而且高油脂、多纤维、黏粘性或潮湿性的粉碎物料会引起堵筛或糊筛,从而导致粉碎机的粉碎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糖类物料粉碎装置,可避免高油脂物料引起堵筛或糊筛,有效提高粉碎物料的粉碎效率。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糖类物料粉碎装置,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的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筛网,所述壳体的上方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下方设有出料口,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轴承座安装有转子,所述转子位于壳体内的一端上套设固定有套筒及转动盘,所述壳体内侧壁上正对所述转动盘设有固定盘,所述套筒的外缘沿其周向对称分布有三个粉碎刀,所述转动盘朝向所述固定盘的侧面设有转动盘齿,所述固定盘朝向所述转动盘的侧面设有固定盘齿,所述套筒、转动盘、筛网及壳体侧壁之间形成粗粉碎室,所述转动盘、固定盘及筛网之间形成细粉碎室,所述壳体的侧壁于所述粗粉碎室上方设有空气喷射管,以向所述粗粉碎室及细粉碎室喷射高压空气流。
进一步,在上述的高糖类物料粉碎装置中,所述三个粉碎刀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套筒的外缘。
进一步,在上述的高糖类物料粉碎装置中,每一所述三个粉碎刀包括第一刀刃部、第二刀刃部以及第三刀刃部,所述第一刀刃部、第二刀刃部垂直设于所述套筒上,所述第三刀刃部设于所述第一刀刃部与第二刀刃部之间。
进一步,在上述的高糖类物料粉碎装置中,所述转子的另一端连接于电机。
进一步,在上述的高糖类物料粉碎装置中,所述转动盘齿与固定盘齿的齿刃相对或交错设置。
进一步,在上述的高糖类物料粉碎装置中,所述转动盘齿与固定盘齿分别可拆卸固定于转动盘及固定盘上。
进一步,在上述的高糖类物料粉碎装置中,所述空气喷射管包括横管部及由所述横管部一端垂直延伸的竖管部,所述横管部的另一端连接于高压空气源;所述竖管部的一端为出气口,以向所述粗粉碎室及细粉碎室喷射高压空气流。
进一步,在上述的高糖类物料粉碎装置中,所述横管部伸入壳体内的部分及竖管部的两侧设有保护板。
进一步,在上述的高糖类物料粉碎装置中,所述筛网设于所述壳体的出料口的上方。
进一步,在上述的高糖类物料粉碎装置中,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还设有进料挡板,所述进料挡板倾斜设于所述进料口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高糖类物料粉碎装置通过将物料进行两级粉碎,形成撞击和切割双重粉碎功能,并设置空气喷射管持续或间断性地向所述粗粉碎室喷射高压空气流,从而防止了粉碎物料引起的堵筛与糊筛的现象产生,有效提高了粉碎装置的粉碎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糖类物料粉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粉碎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转动盘与固定盘进行粉碎物料的效果示意图;
图5为图2中转动盘与固定盘进行粉碎物料的另一效果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空气喷射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38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