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节无障碍扶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3790.8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8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周锦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圆梦无障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18 | 分类号: | E04F1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障碍 扶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残疾人用的扶手,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无障碍扶手。
背景技术
扶手是用来保持身体平衡或支撑身体的横木或把手。残疾人用的扶手则比较特殊,根据国度法则扶手制作的规定,为残疾人设计的扶手要有上下两层,而且上层扶手的高度为0.90m,下层扶手的高度为0.65m,扶手的形状要易于抓握,残疾人用的卫生间、淋浴间等常设置有残疾人用扶手。因此,现有的残疾人用扶手通常设计成U形,固定在支撑板上安装到墙上。但是,现有的残疾人扶手安装好,则固定在墙上,不可翻转调节,而残疾人卫生间或淋浴间的空间有限,固定安装的扶手在不使用时占用部分空间,影响了卫生间或淋浴间的空间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翻转调节、安装坚固,方便残疾人使用的扶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无障碍扶手,其包括支撑板和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面分别为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的上端设有卡扣件,所述第二侧面的下端设有连接件,所述扶手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连接件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的下端上;所述扶手呈U形,所述扶手的两自由端的其中一自由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臂枢轴连接,所述扶手的另一自由端水平位置时抵靠在所述第一连接臂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卡扣件的截面为纵长的C形。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扶手的两扶手臂分别为第一扶手臂和第二扶手臂,所述扶手靠近两自由端处设有连接第一扶手臂和第二扶手臂的加强件。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扶手臂和第二扶手臂中至少其中一个扶手臂上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连接臂两侧中的其中一侧上设有抵块。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无障碍扶手,结构简单,可翻转调节、安装简单坚固,使用安全,方便残疾人或老人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扶手平放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扶手上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11、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2、扶手,21、第一扶手臂,22、第二扶手臂,3、卡扣件,4、连接件,41、第一连接臂,42、第二连接臂,5、加强件,6、防滑纹,7、抵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调节无障碍扶手,其包括一纵长的支撑板1和与支撑板1连接的扶手2,支撑板1的长度和宽度及形状可根据安装环境和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支撑板1的两侧面分别定为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在第一侧面的上端设置卡扣件3,用来将支撑板1安装在墙面或其它地方;第二侧面1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件4,扶手2与连接件4转动连接,扶手2以连接件4为支点上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连接件4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臂41和第二连接臂42,第二连接臂42的长度可小于第一连接臂41的长度。第一连接臂41固定设置在支撑板1的第二侧面12的下端上;扶手2呈U形状,扶手2的两自由端的其中一自由端(即扶手2的上层的自由端)与第二连接臂42枢轴连接,扶手2以与第二连接臂42的连接点为支点上翻,扶手2平放状态时,扶手2的另一自由端(即扶手2的下层的自由端)抵靠在第一连接臂41上,给扶手2一个支撑力。为了节约成本,第一连接臂41的长度可略大于扶手2上层与下层之间的宽度。
优选的,卡扣件3的截面为纵长的C形,安装时,可先在墙面上固定一卡板或导轨,将卡扣件3卡扣在卡板或导轨上,安装简单,拆卸方便。
优选的,扶手2的两扶手臂分别定为第一扶手臂21(即扶手2的上层)和第二扶手臂22(即扶手2的下层),扶手2靠近两自由端处设有连接第一扶手臂21和第二扶手臂22的加强件5,提高扶手2两扶手臂之间的张紧力。
进一步的,第一扶手臂21和第二扶手臂22中至少其中一个扶手臂上设有防滑纹6,抓握扶手2时,可防止手在扶手2上打滑。按照使用习惯,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扶手臂21上设置防滑纹6,节约了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圆梦无障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圆梦无障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37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