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正畸微种植支抗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3375.2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9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燕;葛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7医院;孙海燕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A61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畸微 种植 支抗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畸微种植支抗钉,能够为错颌畸形的矫治提供绝对支抗。
技术背景
1、传统种植支抗能满足正畸绝对支抗的需求,优于其他支抗。
种植支抗被认为是绝对支抗应用于临床,内收前牙时种植钉所提供的支抗与传统支抗不同,因为牵引力不施于后牙,几乎不产生后牙前移,拔牙间隙的关闭可全部由前牙内收完成,因此产生大量的前牙远中移动,有利于明显改善前突的面型,植入部位通常为上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或上下颌第一二磨牙之间的根间牙槽嵴区,该部位的微种植支抗钉主要为内收前牙提供支抗,植入点垂直向位于膜龈联合靠近附着龈区域。
2、种植支抗能满足绝对支抗的需求,但是存在炎症脱落等问题
实验发现松动脱落的微种植支抗钉大多数都存在微种植支抗钉周围炎症,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颊侧区的脱落率尤其偏高,这可能与微种植支抗钉引起的软组织损伤及后牙区自洁作用较差也有关系。引起微种植支抗钉周围炎症的粘膜创伤分两类,一类是创伤性溃疡,主要是由支抗钉与颊黏膜反复摩擦引起。另一类则是植入后发生的软组织感染,严重时甚至引起黏膜的红肿,探诊出血溢脓及支抗钉的松动脱落。在临床中发现倾斜植入的微种植支抗钉若植入足够深,则头部会压迫植入位置的牙龈粘膜,若植入深度不足则会暴露部分螺纹,使其在骨内长度不足,而且暴露的螺纹又极易形成菌斑滞留区,这两种情况的发生都会增加形成微种植支抗钉周围炎的风险,从而造成微种植支抗钉失败。微种植支抗钉的颈部结构也是保证其发挥作用的因素之一,微种植支抗钉在这个区域从无菌骨环境过渡到开放的口腔环境,易受到菌斑的影响,因而传统的微种植支抗钉均设计为光滑的颈部结构,但是光滑颈部会增加微种植体对骨皮质的压力,造成边缘性骨吸收。
3、微种植支抗钉的初期稳定性是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微种植支抗钉植入初期的稳定性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影响初期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螺距在微种植支抗钉的初期稳定性中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较小的螺距有利于种植钉在骨中所受压力的均匀分布,微种植支抗钉的稳定性也较好。不同的螺距产生不同的螺旋角,螺距越大,螺旋角越大,转入速度越快,微种植支抗钉的稳定性越差,过大或过小的螺距都不利于种植钉的稳定性。另外,对于骨密度较低,骨皮质较薄的高角患者,可采用直径较粗的微种植支抗钉,以增加微种植支抗钉表面与骨质的接触面积,获得较好的初期稳定性。除此以外,微种植支抗钉植入点适当靠近牙根方向,在不伤及重要组织的前提下,适当减小微种植支抗钉植入角度,尽量增加微种植支抗钉颊侧骨皮质的包裹,也有利于增加微种植支抗钉植入后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正畸微种植支抗钉。该支抗钉包括支抗钉头部、支抗钉颈部和支抗钉螺纹部。支抗钉头部由厚2mm的实心长方体构成,该长方体的近颈部的一个切角缺失在支抗钉植入工具的相应位置标记特殊标识,该设计与植入处牙龈粘膜表面的倾斜程度相适应,避免种植体的表面的几何外形压迫牙龈,造成粘膜炎症,更有利于支抗钉周围的清洁,支抗钉头部上方缩窄形成结扎头;支抗钉颈部的穿龈部分外形光滑,长2mm,表面具有抗菌生物涂层,防止菌斑形成,减少微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预防支抗钉脱落;支抗钉颈部与支抗钉头部连接部位为平缓的弧线形设计,有利于局部清洁;支抗钉的螺纹部分为两段,皮质骨段和松质骨段,皮质骨段为2mm的密螺纹结构,其余的松质骨段为疏螺纹结构,该结构特点更有利于支抗钉的稳定性,减少支抗钉的脱落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应用图。
图中1.支抗钉的结扎头,2.支抗钉长方体的头部,3.支抗钉长方体头部的45°斜面,4.支抗钉的颈部,5.支抗钉螺纹部的皮质骨段,6.支抗钉螺纹部的松质骨段,7.患者的粘膜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7医院;孙海燕,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7医院;孙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33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座椅锁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循迹的物流仓储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