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框架式手机保护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3357.4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6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康仕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仕旻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芦***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 手机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架式手机保护壳,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外框形式将手机保护于内的保护壳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电话通讯、寻找信息、休闲娱乐等等方面,皆提供了高度便利性,而由于智能手机本身结构性为了讲求感官效果,而常有不易握持或者是表面容易损坏等问题,因此在其周边商品中有保护壳以提供保护以及增加美观等等用途,而其中如木制材质的外壳亦又因为提倡了材质环保,而受到推崇与喜爱。
现有技术中绝大多数如木制的手机保护壳,其主要为半壳外型,通过自手机背侧通过卡合夹固于手机外周缘,进而作为手机横向侧与背侧的保护,具有易拆卸的特征,但其因为前侧无任何对手机的保护机制,因此倘若手机不慎滑落时或者不甚与物件摩擦时,其接触面为正面时,则将会有直接损坏手机表面的问题发生,在使用上有其不足之处存在。
而现有技术如木制的手机保护壳中,亦有少数通过各面以框架形式垄罩保护手机,但这类型的全罩形式保护壳主要因为无法解决顺利将手机置入壳内的问题,因此通过上、下两截的分离式结构,以上下组合对接方式达到将手机包覆于内的目的,以提供多角度的防护,但如此的设计在组装上动作较繁复,终究无法将手机一个动作即快速直接地置入壳内,且容易有上、下对接的接合结构因为经常性使用,久而久之产生表面磨耗而致结合部分松脱无法紧密配合,进而造成产品使用寿命减短的问题。
再者,在使用便利性上而言,手机的使用者因为在讲电话动作间,其皮肤会有容易贴附手机前侧面问题,因此常发生皮肤的油污、汗垢附着于手机的困扰,而半壳式的保护壳对于此情况而言未能有所帮助,全罩型式的保护壳对前侧可通过增加厚度而产生保持距离的效果,但厚度增加的同时,却也会因此而影响到声筒处的收话效果,综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思索并设计一种框架式手机保护壳,以期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加以改善,进而增进产业上的实施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具备新颖性、进步性及产业利用性等专利要件的框架式手机保护壳,以期克服现有技术的难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框架式手机保护壳,其包含:主体,其为内部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且其内部的容纳空间恰对应于智能手机,并与该智能手机匹配,进而在该智能手机置入其中时可提供紧迫的夹持固定的防滑效果,而该主体的上侧壁面进一步设有镂空开口,其对应于该智能手机的触控显示屏;及出入开口,其对应设于该主体的侧壁缘,进而该智能手机能够滑入该出入开口而进入该容纳空间。
其中,该出入开口设于该主体的底侧壁缘;其中,在该主体上自该出入开口的一侧处凹入设有对应该智能手机的按键的滑槽;其中,在该主体的上侧壁面靠近顶部处的壁面为近耳靠壁,在该主体的上侧壁面靠近底部处的壁面为近口靠壁,其中该近耳靠壁的厚度大于该近口靠壁,且通过该近耳靠壁让该智能手机与通话使用者的脸部保持距离。
其中,该主体的四周缘处设有至少一个闪让槽,其对应于该智能手机的周缘上的插孔及按键;其中,该主体的下侧壁面进一步设有相机孔,该相机孔邻近处的壁面厚度比该下侧壁面其他部分薄;其中,该框架式手机保护壳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隆起迫紧部,其对应设于该主体的内侧壁面上;其中,该隆起迫紧部为贴附于该主体的具有厚度的贴片或者成形于该主体的突块;其中,该主体为木壳;且其中,该主体呈长矩形,且该镂空开口呈长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式手机保护壳在设计上应用结构的改良而可提供以一体成形的全罩保护式手机保护壳,进而可采用快捷的滑入式形态置入手机方式,在使用上具备有高度的使用便利性,且不会有如现有技术中采用两截型态而有长期使用后,其间的接固不牢靠的问题发生,再者通过壳体厚度为顶部厚而底部薄的结构设计,进而可除了在通话过程中达到避免脸部皮肤直接接触手机本体,充分考虑使用的卫生环节之外,更进一步地避免通话间的发话品质受影响,而为了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以及实际实施后的增益性更为明显易懂,在下文中将以优选的实施范例辅助对应相关的附图来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式手机保护壳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式手机保护壳的实施例外观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式手机保护壳的侧视剖面图。
符号说明:
主体-10,镂空开口-11,近耳靠壁-12,近口靠壁-13,闪让槽-14,相机孔-15,滑槽-16,出入开口-20,智能手机-90,触控显示屏-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仕旻,未经康仕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33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远光灯及近光灯的手机
- 下一篇:一种交管物联网运维监控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