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粉稳焰燃烧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01783.4 | 申请日: | 2013-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5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汤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素芳 |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邓小兵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粉稳焰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尤其涉及一种电站煤粉锅炉启动点火和低负荷稳燃用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燃烧器是电站锅炉着火和稳燃用的关键设备,其燃料主要是煤粉,但由于煤粉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往往造成煤粉的燃烧不稳定,为保持煤粉燃烧稳定,又必须投油助燃,但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电站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技术:
如中国专利号“200720106568.7”公开了一种稳燃齿节能煤粉燃烧器,其公开日为2008年01月30日,其技术方案为所述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燃烧室、油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出口处内壁上设有若干突起的稳燃齿。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稳燃齿虽然使得煤粉能够完全燃烧,但燃烧室出口处的火焰仍然容易被气流扰动,导致不能对锅炉均匀加热,燃烧时热能的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煤粉稳焰燃烧器,本实用新型能够规则性的将燃烧室出口处的火焰聚拢,使其对锅炉均匀加热,达到提高热能利用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煤粉稳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聚火罩、燃烧器本体和与燃烧器本体连接的燃烧室,所述聚火罩包括喇叭形外罩和喇叭形内罩,所述外罩套设在内罩外,且外罩的大口径端与燃烧室的出口固定连接,内罩与燃烧室的出口相通形成主聚火通道;所述内罩壁上设置有通孔,内罩的大口径端通过多根连接杆与外罩的大口径端连接,内罩的小口径端与外罩小口径端焊接连接,且内罩与外罩之间形成辅助聚火通道。
所述内罩的大口径端位于燃烧室内,且内罩外表面与燃烧室内表面之间有与辅助聚火通道相通的间隙。
所述内罩壁的厚度大于外罩壁的厚度,所述通孔从内罩外表面至内表面沿燃烧室的出口方向倾斜设置在内罩壁上。
所述通孔的倾斜角度为10—30度。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主聚火通道能够将燃烧室出口处的火焰有规则地聚拢,提高了火焰的抗扰性,使其能够稳定地、均匀地对锅炉加热;通过辅助聚火通道能够减小热能与外界的热交换率,降低热能的消耗率;与中国专利号“200720106568.7”,为代表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聚火罩,不仅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还提高了锅炉的加热效率。
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罩的大口径端位于燃烧室内,且内罩外表面与燃烧室内表面之间有与辅助聚火通道相通的间隙,此结构在降低热能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的同时,还能够将进入辅助聚火通道的火焰引入主聚火通道中,进一步提高聚火罩出口处火焰的稳定性。
三、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罩壁的厚度大于外罩壁的厚度,所述通孔从内罩外表面至内表面沿燃烧室的出口方向倾斜设置在内罩壁上,此结构能够引导辅助聚火通道中的火焰快速进入主聚火通道中,并防止主聚火通道中的火焰倒流回辅助聚火通道中。
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通孔的倾斜角度为10—30度,此结构通孔防火焰倒流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聚火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为:1、燃烧器本体,2、燃烧室,3、外罩,4、内罩,5、主聚火通道,6、辅助聚火通道,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煤粉稳焰燃烧器,包括聚火罩、燃烧器本体1和与燃烧器本体1连接的燃烧室2,所述聚火罩包括喇叭形外罩3和喇叭形内罩4,所述外罩3套设在内罩4外,且外罩3的大口径端与燃烧室2的出口固定连接,内罩4与燃烧室2的出口相通形成主聚火通道5;所述内罩4壁上设置有通孔7,内罩4的大口径端通过多根连接杆与外罩3的大口径端连接,内罩4的小口径端与外罩3小口径端焊接连接,且内罩4与外罩3之间形成辅助聚火通道6。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内罩4的大口径端位于燃烧室2内,且内罩4外表面与燃烧室2内表面之间有与辅助聚火通道6相通的间隙,其中,该间隙小于1cm,避免燃烧室2出口处的火焰大量进入辅助聚火通道6。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内罩4壁的厚度大于外罩3壁的厚度,所述通孔7从内罩4外表面至内表面沿燃烧室2的出口方向倾斜设置在内罩4壁上,其中,通孔7的倾斜角度既可以为10度或15度,也可以为20度或30度,具体的倾斜角度以能够有效防止主聚火通道5中的火焰倒流为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为:煤粉在燃烧室2内燃烧,其中,燃烧生成的大部分火焰经主聚火通道5规则性聚拢后对锅炉均匀地加热,少量火焰进入辅助聚火通道6,进入辅助聚火通道6的火焰在倾斜通孔7的引导下重新进入主聚火通道5对锅炉加热,通过双层聚火罩,不仅使得燃烧室2出口处的火焰更稳定,还使得热能的利用率大幅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素芳,未经汤素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17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氢氧脉冲吹灰器
- 下一篇:一种用数显电流表进行电流精确控制的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