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合微结构的滚动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1758.6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7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彭龙龙;许迪初;汪久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19/36 | 分类号: | F16C19/36;F16C33/34;F16C33/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合 微结构 滚动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动轴承,尤其是涉及一种整合微结构的滚动轴承。
背景技术
六十年代后期以来,随着钢材质量的提高,轴承失效形式中,起源于轴承表面裂纹所产生的剥落失效更为常见。
在滚动轴承中,滚动体或内外圈滚动表面,由于接触负荷的反复作用,形成裂纹并继续扩展,直至金属表层产生片状或点坑状剥落,这种现象称为接触疲劳剥落。接触疲劳破坏过程为疲劳裂纹的生成,扩展直至剥落。根据帕姆格林的假设,疲劳裂纹起源于表面下最大动态切应力处,这种裂纹往往与滚动体表面成45度角,即裂纹沿45度方向扩展。
滚子的接触疲劳剥落是轴承失效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改进滚子结构增强滚子疲劳寿命能有效提高轴承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合微结构的滚动轴承,在轴承滚子上整合有多层或整体延展方向一定排列的纤维层,纤维层延展方向与滚子轴线成45度角或135度角的滚动轴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保持架和圆柱或圆锥滚子;所述的圆柱或圆锥滚子的圆柱面或圆锥面整合2层以上延展方向一定排列的纤维层;或圆柱或圆锥滚子的整体均由延展方向一定排列的纤维层构成,纤维层纵横交织构成圆柱或圆锥滚子表层,交织结构厚度大于四倍赫兹接触区半宽。
所述延展方向一定排列的纤维层,该纤维层延展方向与滚子轴线方向成45度角或者135度角,该纤维层延展方向与滚子疲劳裂纹延伸方向垂直。
所述纤维层由延展方向相互垂直的纤维交替叠加而成。
所述纤维层的材料采用具有较好延展性和较高机械力学强度的材料,为GCr15、GCr9SiMn或GCr18Mo;纤维采用横截面为圆形或扁平长方形的钢丝,圆形纤维直径为10 ~500μm,扁平长方形纤维厚度为2~50μm,宽度为10~500μ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纤维层延展方向与裂纹延展方向相互垂直,纤维层能很好地阻止疲劳裂纹的产生和疲劳裂纹的扩展,提高滚子接触疲劳寿命,从而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2、纤维层是由延展方向相同或者相互垂直的纤维交替叠加而成,这样能防止滚子双向滚动时产生的双向裂纹。
附图说明
图1是圆柱滚子轴线方向上的接触应力分布图。
图2是整合微结构圆柱滚子横截面。
图3是全纤维层结构圆柱滚子横截面。
图4是纵横交织的纤维层结构示意图。
图5是整合微结构圆柱滚子外观图。
图6是整合微结构圆锥滚子外观图。
图7是圆形纤维横截面图。
图8是扁平长方形纤维横截面图。
图中1、轴承外圈,2、圆柱滚子,3、轴承内圈,4、纤维层,5、圆柱滚子滚芯,6、整合微结构圆柱滚子,7、整合微结构圆锥滚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3、保持架和圆柱或圆锥滚子;所述的圆柱或圆锥滚子的圆柱面或圆锥面整合2层以上延展方向一定排列的纤维层4;或圆柱或圆锥滚子的整体均由延展方向一定排列的纤维层4构成,如图3所示。纤维层4纵横交织构成圆柱或圆锥滚子表层,交织结构厚度大于四倍赫兹接触区半宽。
如图1所示,滚动轴承工作过程中滚子2受到交变应力,易产生接触疲劳,根据理论分析可得,滚子2产生的疲劳裂纹沿滚子圆周45度角扩展,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F为滚子轴线方向受力分布。
如图4所示,所述延展方向一定排列的纤维层,该纤维层延展方向与滚子轴线方向成45度角或者135度角,该纤维层延展方向与滚子疲劳裂纹延伸方向垂直,约束裂纹扩展,提高滚子疲劳寿命。
如图4所示,所述纤维层由延展方向相互垂直的纤维交替叠加而成。
所述纤维层的材料采用具有较好延展性和较高机械力学强度的材料,如GCr15、GCr9SiMn或GCr18Mo等,纤维采用横截面为圆形或扁平长方形的钢丝,圆形纤维直径d为10 ~500μm,扁平长方形纤维厚度h为2~50μm,宽度b为10~500μm。如图7、图8所示。
如图5所示,是整合微结构圆柱滚子外观图。
如图6所示,是整合微结构圆锥滚子外观图。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17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走式青贮堆料取料机
- 下一篇:汤匙筷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