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屏的触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1754.8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9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少鹏;平山秀雄;黄秀颀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H01L27/32;H01L5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源 矩阵 有机 发光 显示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面板和触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屏(AMOLED)触控结构,为一种混合式(hybrid)的触控结构。
背景技术
触控已经成为中小尺寸面板的必要配置,市场巨大。面板厂商为了增加产品附加值,将触控技术掌握于自己手中,纷纷开发内嵌式触控技术,主要包括in-cell和on-cell技术。对于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屏(AMOLED)来说,薄膜封装的存在使得on-cell技术变得十分困难,在薄膜封装上形成传统触控结构需要多次光刻,对其下的OLED器件的影响十分显著。OLED器件与液晶的巨大不同使得in-cell技术实现困难。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兼容柔性显示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屏(AMOLED)的触控方式,尽量减少对薄膜封装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减少多次光刻对薄膜封装的影响,降低工艺难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屏的触控结构。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屏的触控结构,其设置于显示屏基板上,所述触控结构包括互感的发射结构和接收结构,所述发射结构进一步包括第一包封薄膜、第一图形化电极和第二包封薄膜,所述第一包封薄膜形成于位于显示屏基板上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上,所述第一图形化电极形成于所述第一包封薄膜上,所述第一图形化电极上形成有第二包封薄膜;所述接收结构进一步包括柔性聚合物箔片,所述柔性聚合物箔片上成型有第二图形化电极,所述第二包封薄膜与所述柔性聚合物箔片相粘结,所述第一图形化电极与所述第二图形化电极相对设置。
所述发射结构中的第一图形化电极与所述接收结构中的所述第二图形化电极均为条形图案,所述的第一图形化电极与第二图形化电极形成位置重叠的互补图案。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图形化电极中的条形图案与所述的第二图形化电极中的条形图案彼此垂直设置。
所述的第一包封薄膜由多层薄膜组成,其中至少包括一层无机薄膜。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包封薄膜还包括一层或多层有机薄膜。
所述的第一图形化电极和第二图形化电极的膜厚为5-1000nm。
所述的第一包封薄膜和第二包封薄膜的厚度为50-5000nm(单位)。
所述的显示屏基板为玻璃基板或柔性聚合物基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是在第一包封薄膜和柔性聚合物箔上分别形成第一图形化电极和第二图形化电极,其可以用低成本的纳米银或石墨烯等制备,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能兼容柔性触控。
(2)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接收结构形成于柔性聚合物箔片,其材料可以为但不限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砜、聚酰亚胺、聚对二甲苯等,在聚合物箔片上形成电容式触控传感器的第二图形化电极,其材料和形成方式的选择范围均与第一图形化电极相同,由于直接生成于聚合物箔片上,而非器件之上,制作工艺难度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描述的AMOLED触控结构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AMOLED触控结构的截面图。
图中:
101-显示屏基板;102-薄膜晶体管阵列;10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04-第一包封薄膜;105-第一图形化电极;106-第二包封薄膜;107-胶水;108-第二图形化电极;109-聚合物箔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17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