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转向管柱轴承铆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01605.1 | 申请日: | 2013-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1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龙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捷隆汽车电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1/16 | 分类号: | B62D1/16;F16C35/00 |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转向 管柱 轴承 铆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管柱轴承铆接结构,属汽车转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转向管柱的轴承铆接结构一般采用在柱管端面压铆八个点,或者在轴承端面焊接垫片限位的方式,但是转向管柱由于受组合开关装配空间及安装结构的限制,通常情况下要求管柱管端面不得高出信号支架端面,这一要求致使焊接垫片结构的工艺性较差,导致轴承轴向焊接过程中轴向间隙无法消除,最终导致使用过程中会由于轴向窜动而产生异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铆接可靠、轴承转动灵活的汽车转向管柱轴承铆接结构;该铆接结构可广泛应用于轴承因结构与空间限制,不能在柱管端面进行铆接的转向管柱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轴承铆接结构,包括柱管、转向轴、轴承、轴用弹性挡圈和信号支架,其特征在于:柱管的轴承孔内设置有定位台阶,轴承孔内过盈安装有轴承,轴承的一端与定位台阶紧密贴合,轴承另一端的柱管上对称设置有长方形的铆压孔,铆压孔通过铆压形成的翻边与轴承铆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汽车转向管柱轴承铆接结构结构简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解决了现有汽车转向管柱轴承铆接结构的工艺性差,导致轴承轴向焊接过程中轴向间隙无法消除,最终导致使用过程中会由于轴向窜动而产生异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保证柱管铆接强度和轴承转动力矩,可广泛适用于所有有此类需求的转向管柱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柱管,2、转向轴,3、轴承,4、轴用弹性挡圈,5、信号支架,6、定位台阶,7、铆压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汽车转向管柱轴承铆接结构包括柱管1、转向轴2、轴承3、轴用弹性挡圈4和信号支架5。柱管1的轴承孔内设置有定位台阶6,轴承孔内过盈安装有轴承3,轴承3的一端与定位台阶6紧密贴合,轴承3另一端的柱管1圆周上对称设置有长方形的铆压孔7,铆压孔7通过铆压形成的翻边与轴承3铆接,从而形成对轴承3的轴向限位,并形成整个柱管1与轴承3的铆接结构。
该汽车转向管柱轴承铆接结构结构简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解决了现有汽车转向管柱轴承铆接结构的工艺性差,导致轴承3轴向焊接过程中轴向间隙无法消除,最终导致使用过程中会由于轴向窜动而产生异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保证柱管1铆接强度和轴承3转动力矩,可广泛适用于将轴承3安装在柱管1中间,且不能通过端面铆接的所有转向管柱的柱管1与轴承3的铆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捷隆汽车电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捷隆汽车电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16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任务极坐标系的伺服系统轮廓控制方法
- 下一篇:FPC异形定位热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