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电站的水面杂物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9253.0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3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梁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谭新民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电站 水面 杂物 清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电站的杂物清理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水电站的水面杂物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电站是靠水力来发电的,多数中小水电站通过导流明渠来引水,而导流明渠往往是依山而建,风吹日晒后会将山上的树技木头等污物,引入水轮机而将其叶片打碎而破坏水电机组。因此排污工作在水电站是非常重要的,据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各中小水电站的排污,基本上都采用传统的拦污栅加人工辅助清污的方式,效率低下、经常造成通水不畅、水源损失严重,排污作业时工人劳动强度大且极其危险,排污质量低下,破坏水电站设备常有发生,从而给电站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清污机是清除附着在拦污栅上杂物(一般称污物)的机械设备。在污物较多的水库或河道上,为保证水电站或泵站得以安全、正常地运行,常需设置清污机,以便在不停机和不放空水库的条件下进行清污。清污机具有耙斗:带有梳齿的清污抓斗;齿耙:带有梳齿的清污刮板。耙斗式清污机按安装方式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耙斗的开闭方式分为绳索式和液压驱动式;回转齿耙式清污机一般与拦污栅做成整体,动力装置分为液压马达驱动和电动机驱动,回转齿耙式清污机的清污刮板传动装置宜采用回转式输送链。我国水电站的排污,都是采用拦污栅形式,用人工清除污物,效率低,经常造成通水不畅,水源严重损失,作业工人劳动强度大且极不安全,排污效果差,损害电站设备常有发生。
目前的清污机存在一些缺陷:清污的范围有限,通过水力而堆积的杂物面积宽、厚度小,而清污机的工作面积小,难以清除干净,只能清理一次后,等待水力的作用将杂物重新堆积后再行清理,每次都不能清理干净;清污机的耙爪和耙斗重量大,需要较大功率的传动机构带动,能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电站的水面杂物清理装置,解决目前的水电站清污机存在的工作面小、清除能力差、清除不干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电站的水面杂物清理装置,包括展开后呈矩形的网,在网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均设置有一排穿孔环,在上方的一排穿孔环内安装有一条牵引绳,在网的上方安装有沿网的上边缘分布的气囊带。本实用新型是利用网对水电站水面的污物进行打捞,其主体必然是网,网的结构与现有的网结构相同,对其强度要求能够承受一定的重力和拉力,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在矩形的网上方安装一条气囊带,在网的上方和下方边缘处设置穿孔环,通过在上方的穿孔环内安装牵引绳,使用时,在网下方边缘的穿孔环内穿入导向杆或者是导向绳,将网散开在所要清理的区域边缘,然后向气囊内充入气体,气囊充气后迅速涨大并浮出水面,气囊在水面形成一定的围栏高度,将网向水电站移动,最后收起牵引绳和导向杆,将水面的杂物包裹在网内,利用起重机械进行提升和转移就可以完成清理工作,本实用新型的打捞清理装置,对现有的网进行了改进,解决了现有的清污机工作范围狭窄、清理不干净的问题。
所述的气囊带包括多个独立的气囊,任意两个相邻的气囊之间通过最小压力阀连接。气囊带是由多个独立的气囊构成的,如此的结构可以使得气囊带的长度可以通过增减气囊的数量而调节,提高了其整体的实用性,相邻两个气囊之间采用最小压力阀连接,当向开口端的气囊内充入气体时,气囊内的空气压强达到最小压力阀的最小值时,最小压力阀导通,气体进入到相邻的气囊内,从而实现气囊的逐个充气、上浮,具有明显的上浮动作,便于观察和操作,而且多个气囊构成气囊带的方式也便于围合成不同的形状,增加了实用性。
所述气囊包括一个横截面呈矩形的顶部,顶部的下方连接一个宽度逐渐缩小的锥部,所述的网连接在锥部的下方。为了使得气囊在使用时漂浮在水面形成围栏,围栏应当具有一定的高度形成拦截能力,采用横截面上宽下窄的结构,上方的顶部横截面呈矩形,下方的锥部逐渐缩小,在使用时,锥体状的下部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气囊保持一个方向,避免翻动,而且锥形的底部安装网,也使得网的重力为气囊的定向提供了外力,避免其转动。
所述锥部全部没入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于或等于网的重力。
所述顶部的高度H为20~40cm。本实用新型顶部的高度H为20~40cm,使用时,锥部基本上没入水中,而顶部浮于水面,20~40cm的高度可以保证形成围栏。高度过低不易形成拦截能力,高度太高没有发挥作用,反而增加了翻转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92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簧定向分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山菇益智功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