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机节温器阀座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8766.X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9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凯;钱多德;孟祥山;高巧;喻昆;胡昌良;陈晓东;杨洪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节温器阀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柴油机节温器阀座。
背景技术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节温器一般安装在节温器阀座中,而节温器控制冷却系统的类型根据布置位置的不同分为进水控制和出水控制,该类型的不同主要是根据节温器是布置发动机进水口还是发动机出水口处来区分的,这两种布置方式在现在的发动机上都有实例,而当节温器布置在发动机进水口时,节温器阀座一般与水泵集成到一起,冷却液经过水泵后进入发动机进行冷却系统,在该布置方式中节温器阀座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从散热器到水泵的冷却液通道和节温器的安装空间,冷却液从水泵出来后进入缸体,水泵一般与缸体直接配合,冷却液经过水泵加压后直接进入缸体,若需调整进入缸体的位置,需要设计专门的管道与水泵和缸体配合,增加了零部件与失效风险,发动机布局趋向复杂。
现有的节温器布置在发动机进水处的节温器阀座一般和水泵集成到一起,该节温器阀座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冷却液的流通通道和节温器的安装空间。
具备该结构的节温器阀座如图1所示,其组成部件有:节温器阀座1、节温器2、水泵3。发动机冷却液通过小循环回水管口4或者大循环进水口5,进入节温器阀座1,然后在水泵3的吸力作用下,进入水泵3,经过水泵的加压作用,冷却液通过水泵和缸体之间的冷却液通道6进入缸体。现有的节温器阀座设计方案如果需要调整水泵进入缸体的位置,需要设计专门的水管,将出水泵的冷却液引入到指定位置,增加了零部件和结构,因为增加了零部件,同步增加了失效零部件的数量和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后的节温器阀座设计方案,将冷却液出水泵后调整进入缸体位置所需要增加的水管设计到节温器阀座上,减少了该水管的设计,体现的集成化设计的思想,同时该水管设计成节温器阀座的一部分,减少了失效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柴油机节温器阀座,包括阀座本体,该阀座本体上设有节温器安装腔、发动机安装部和水泵安装部,所述阀座本体还包括冷却液通道,所述冷却液通道固定连接在所述阀座本体的下部,从所述发动机安装部延伸至水泵安装部,并与水泵出水口和发动机缸体相通。
优选的,所述发动机安装部安装在发动机的排气侧。
优选的,所述阀座本体为铸造一体成型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节温器阀座的结构,能够改变冷却液出水泵后,进入缸体的冷却液走向,减少水管的设计,将该冷却液通道集成设计到节温器阀座上,同时也释放了缸体水套的设计空间,进缸体水套的位置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现有节温器阀座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节温器阀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节温器阀座1,节温器2,水泵3,小循环回水管口4,大循环进水口5,冷却液通道6,阀座本体10,节温器安装腔12,发动机安装部11,水泵安装部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具体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附图中将对构成较佳实施例的组件的数目、位置、关系、及尺寸的延伸将有所说明,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后相关的变化实施属于业界技能。另外,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后,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强度、及类似要求的精确尺寸及尺寸比例的改变亦属本领域公知常识。
如图2所示,一种柴油机节温器阀座1,包括阀座本体10,该阀座本体10上设有节温器安装腔12、发动机安装部11和水泵安装部13,所述节温器安装腔12安装节温器,所述发动机安装部11安装在发动机的排气侧,所述水泵安装部13安装水泵3;所述阀座本体10还包括冷却液通道6,所述冷却液通道6固定连接在所述阀座本体10的下部,从所述发动机安装部11延伸至水泵安装部13,并与水泵出水口和发动机缸体相通。
本实用新型在节温器阀座1上增加了冷却液通道6,并将整个阀座安装在发动机的排气侧,从发动机(小循环)或散热器(大循环)过来的冷却液经过节温器阀座1进入水泵3,经过水泵3加压后,进入节温器阀座1上设计的冷却液通过6,即可将冷却液从平行于水泵3旋转轴线进缸体的布置方案,调整为垂直于水泵3旋转轴线进缸体的布置方案,更改了冷却液的走向。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且,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87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缸盖螺栓排气道底部钻孔气缸盖
- 下一篇:发动机润滑系统用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