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磨簧机的磨屑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97491.8 | 申请日: | 2013-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9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仲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广欣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55/12 | 分类号: | B24B5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簧机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研磨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磨屑分离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弹簧因成形的关系,于是弹簧的两端边均会有略为凸起且会有较不平整的余料,然而有些弹簧应用场合却要求其弹簧两端边较为平整,使弹簧的两端与置放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促进定为的稳定性,也就是所谓的端面直角度需要较为平整,因此必须采用弹簧研磨机对弹簧两端进行研磨磨平。
在对弹簧进行研磨的过程中,弹簧的磨面温度会不断的升高,特别是直径较大的弹簧钢生产成的弹簧,在研磨的过程中需要时间更长,磨面的温度会更高,从而会造成弹簧的磨面被烧伤和弹簧的软化,为了降低弹簧在研磨的过程的温度,现有技术中采用液体循环冷却的方法进行降温,但是弹簧在研磨过程中产生的磨屑也会随着冷却液流进冷却液储存箱,造成磨屑在冷却液储存箱内堆积,由于冷却液储存箱为密封的,想进行清除磨屑非常困难,同时循环冷却装置在工作时也会大量的吸入磨屑,造成循环冷却装置的堵塞和零部件的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磨簧机的磨屑分离装置,能够避免磨屑进入冷却液储存箱,防止循环冷却装置的堵塞和零部件的损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磨簧机的磨屑分离装置,包括架体、电机、驱动箱、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辊轮和排屑板,所述架体的前部设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上设有电机,所述辊轮的前端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辊轮的后端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架体采用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和架体采用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前端和驱动箱采用可转动连接,所述架体上设有排屑板。
作为优选,所述辊轮采用带有磁性的辊轮。
作为优选,所述排屑板采用铜制的排屑板,所述排屑板倾斜固定安装在架体上,所述排屑板的上端边紧贴辊轮的周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辊轮完成吸取冷却液中的磨屑,电机带动辊轮转动,使排屑板能够刮掉辊轮表面吸附的磨屑,让辊轮保持稳定的吸取状态,从而能够避免磨屑进入冷却液储存箱,防止循环冷却装置的堵塞和零部件的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磨簧机的磨屑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架体、2-电机、3-驱动箱、4-第一连接轴、5-第二连接轴、6-辊轮、7-排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磨簧机的磨屑分离装置,包括架体1、电机2、驱动箱3、第一连接轴4、第二连接轴5、辊轮6和排屑板7,所述架体1的前部设有驱动箱3,所述驱动箱3上设有电机2,所述辊轮6的前端设有第一连接轴4,所述辊轮6的后端设有第二连接轴5,所述第一连接轴4和架体1采用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5和架体1采用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4的前端和驱动箱3采用可转动连接,所述架体1上设有排屑板7,所述辊轮6采用带有磁性的辊轮,所述排屑板7采用铜制的排屑板,所述排屑板7倾斜固定安装在架体1上,所述排屑板7的上端边紧贴辊轮6的周边。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一种磨簧机的磨屑分离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电机2转动,通过驱动箱3带动辊轮6转动,辊轮6完成吸取冷却液中的磨屑,排屑板7能够刮掉辊轮6表面吸附的磨屑,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磨屑进入冷却液储存箱,防止循环冷却装置的堵塞和零部件的损害。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广欣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广欣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74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