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站外壳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7217.0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9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莹;裘宏波;白泽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3 | 分类号: | H05K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4007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站 外壳 盖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壳盖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站外壳盖板。
背景技术
PAS-100、PAS-500控制系统是在PAS100、PAS500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按照大、中型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分散控制系统)系统目标,对系统大型化、标准化、网络先进性方面进行设计,全面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由此,对PAS-100、PAS-500控制站盖板设计成了重要任务。
目前,PAS-100、PAS-500控制站盖板多采用塑料开模或金属设计,采用上述材料设计的盖板四面弯折,四个角处需要焊接,防止缝隙过大。
但是对盖板进行焊接,容易造成盖板的焊接变形和变形应力,与壳体装配就会存在误差,并且误差比较直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站外壳盖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盖板进行焊接,造成焊接变形和变形应力,从而与壳体装配时存在误差的问题。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控制站外壳盖板,适用于控制站外壳的壳体,包括:
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为方形,盖板本体的短边的长度等于所述壳体的短边长度,长边的长度等于所述壳体的长边长度;
所述盖板本体的四个边分别向外延伸,延伸部分形成垂直向上的弯折结构,且盖板本体的至少任意两边弯折面与底座或外壳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盖板本体的任意两边弯折面与底座或外壳壳体固定连接,具体包括:
盖板本体的两短边的弯折面分别与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所述盖板本体的两长边的弯折面的高度为零。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本体的两短边的弯折面分别与底座固定连接具体为:
所述盖板本体的两短边弯折面分别与底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盖板本体的任意两边弯折面与底座或外壳壳体固定连接,具体包括:
所述盖板本体的两长边的弯折面分别与外壳壳体内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所述盖板本体的两短边的弯折面的高度为零。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本体的两长边的弯折面分别与外壳壳体内侧固定连接,具体为
所述盖板本体的两长边的弯折面分别与外壳壳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两长边的弯折面与外壳壳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具体包括:
所述长边的弯折面通过两个螺钉与外壳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两短边的弯折结构具体为:两短边的弯折结构垂直向上,并水平向外。
进一步的,所述长边弯折面的侧边与短边弯折面存在间隙。
上述控制站外壳盖板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盖板本体为方形,且短边长度等于壳体的短边长度,长边长度等于壳体的长边长度,盖板本体的四个边分别向外延伸,延伸部分形成垂直向上的弯折结构,且盖板本体的任意两边弯折面与底座或外壳壳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与外壳壳体形状大小相同的盖板本体,且盖板本体四个边分别向外延伸,以形成垂直向上的弯折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四个边向外延伸形成的弯折结构,其相邻的两个弯折结构是不重合的,在相邻的弯折结构形成的角落处,在避免焊接的基础上就可以与壳体完整的契合,也就减小了与壳体的装配所存在的误差,避免了由于焊接造成的焊接变形和变形应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控制站外壳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控制站外壳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控制站外壳盖板,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包括:
盖板本体11,盖板本体11的长边弯折面12,盖板本体11的短边弯折面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7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牵引车用轮毂电机及隧道牵引车车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