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乌氏粘度计恒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6962.3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8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林;胡鹏飞;马帅;聂容春;刘同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7/02 | 分类号: | B01L7/02;G01N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粘度计 恒温 装置 | ||
1.一种新型乌氏粘度计恒温装置,包括:
恒温槽,用于贮存乌氏粘度计与和水,提供测定场所;
密封盖,用于将恒温槽密封,使体系水温保持恒定,热量不易散出;
恒温装置,用于控制体系水温保持恒定的温度,确保测定的数据准确性;
乌氏粘度计排水口,用于将清洗乌氏粘度计的废液排除;
恒温槽排水口,测定完毕后用于排出恒温槽中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乌氏粘度计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槽(1)呈中空圆柱型,为透明保温材质,上侧由密封盖(2),内部装有配套的乌氏粘度计(6),恒温槽(1)左右壁带有加热电阻丝(11),左下方为恒温槽排水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乌氏粘度计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上侧有管口(3、4、5)和注水口(1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乌氏粘度计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套的乌氏粘度计(6)宽度略小于恒温槽(1)的直径,下端为乌氏粘度计排水口(7)带有配套的导液管,位于恒温槽(1)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乌氏粘度计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装置(8)位于恒温槽(1)的低端,左侧为温度显示器(9)右侧为温度调节器(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696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