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储能棒的太阳能栏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5653.4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3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田方共;焦文力;苏永道;吕永亭;张田利;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市凤凰太阳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18 | 分类号: | E04F11/18;F24J2/34;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储能棒 太阳能 栏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阳台栏板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储能棒的太阳能栏板。
背景技术
在现在住宅建筑中,设置阳台是必不可少的,而大多数阳台都设置有护栏,目前的阳台护栏大多分为不锈钢护栏、铸铁护栏和木质护栏等,高度设置为不低于1米,可起到围护的作用,近年来,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和低成本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市场上随之出现了一些太阳能集热器和阳台栏板相结合一体的结构产品,但产品结构大多是将集热器设置在阳台栏板的内侧或者外侧,而且都有水箱,这就使得太阳能阳台栏板体积增大,安装也较复杂,大大限制了其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太阳能与阳台栏板于一体,不仅可做阳台护栏使用,起到阳台围护作用,同时吸收太阳光的能量为人们提供生活热水,而且不占用多余空间,安装方便的带有储能棒的太阳能栏板。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带有储能棒的太阳能栏板,包括栏板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栏板箱体的腔内等距离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与栏板箱体的顶壁连接固定,支撑柱的底部与栏板箱体的底壁连接固定,所述的栏板箱体的前板面中部设有凹槽,在凹槽内设有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之间设有储能棒,在储能棒内设有热交换管,在栏板箱体的上部腔内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的首端设在栏板箱体的外部,末端插入右固定架腔内,热交换管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凹槽的内壁上设有反光板。
所述的储能棒和热交换管均设有5-10根。
所述的热交换管为并联排列时,每一根热交换管的首端均与进水管连接,末端均与出水管连接。
所述的热交换管为串联排列时,首根热交换管的进水端与进水管连接,末根热交换管的出水端与出水管连接,相邻的热交换管则首尾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的阳台栏板相比,集太阳能与阳台栏板于一体,不仅可做阳台护栏使用,起到阳台围护作用,同时采用储热棒吸收太阳热能为人们提供生活热水,由于采用无水箱设计,故不占用多余空间,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前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图1A-A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交换管为串联时的结构沿竖向中心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栏板箱体;2、左固定架;3、右固定架;4、储能棒;5、热交换管;6、进水管;7、出水管;8、支撑柱;9、凹槽;10、反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带有储能棒的太阳能栏板,包括栏板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栏板箱体1的腔内等距离设有支撑柱8,支撑柱8的顶部与栏板箱体1的顶壁连接固定,支撑柱8的底部与栏板箱体1的底壁连接固定,所述的栏板箱体1的前板面中部设有凹槽9,在凹槽9内设有左固定架2和右固定架3,左固定架2和右固定架3之间设有储能棒4,在储能棒4内设有热交换管5,在栏板箱体1的上部腔内设有进水管6和出水管7,进水管6和出水管7的首端设在栏板箱体1的外部,末端插入右固定架3腔内,进水管6与自来水管连接,出水管7与水龙头连接,热交换管5与进水管6和出水管7相连通。
所述的凹槽9的内壁上设有反光板10。
所述的储能棒4和热交换管5均设有5-10根。
所述的热交换管5为并联排列时,如图2,每一根热交换管5的首端均与进水管6连接,末端均与出水管7连接。
所述的热交换管5为串联排列时,如图3,首根热交换管5的进水端与进水管6连接,末根热交换管5的出水端与出水管7连接,相邻的热交换管5则首尾相接。
所述的栏板箱体1的腔内填充有发泡保温材料。
所述的储能棒4由太阳能真空管和充填在太阳能真空管内的吸热储热材料制成。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栏板箱体1放置在阳台的相应位置上,分别用锚钉将栏板箱体1固定在墙体和地板上,再将进水管6与自来水管连接,出水管7上可设有水龙头,在栏板箱体1的腔内充填发泡保温材料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市凤凰太阳能有限公司,未经莱芜市凤凰太阳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56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细表面改性白云石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氮掺杂氧化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