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多功能阳光温室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5520.7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7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金利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2;A01G9/24;A01G9/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3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多功能 阳光 温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温室技术,属于现代设施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多功能阳光温室的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各地都在积极推广设施农业技术,尤其是现代化的阳光温室更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但已有技术的阳光温室无法依靠自身解决冬季寒冷地区的过冬问题,需要烧煤或用电取暖过冬,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还污染环境。在夏季太阳光照充足时,已有技术的阳光温室无法解决降温问题而形成过热的高温环境,使农作物无法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阳光温室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利用阳光温室自身能量解决冬季取暖过冬问题、夏季过热问题的新型立体多功能阳光温室。
其具有抗风荷载、抗雪荷载、安全可靠、寿命长、造价低、功能全、收益高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体多功能阳光温室,包括钢支架(10)、保温遮阳棉被(11)、外墙保温防水装饰板(12)、内墙保温板(13)、种植室(14)、菌房(15)、烘干室(16)、蓄热水池(17)、热泵(18)、太阳能光电热一体板(19)、透光防水保温板(20)、聚苯板保温层(21)和换气扇(22);所述的保温遮阳棉被(11)双面涂覆红外线反射涂层,安装于种植室(14)内的透光防水保温板(20)的下方,透光防水保温板(20)为双层聚碳酸酯阳光板或中空玻璃板;种植室(14)和菌房(15)上部空间为烘干室(16);种植室(14)的下部有蓄热水池(17),种植室(14)和菌房(15)的地面设有聚苯板保温层(21);太阳能光电热一体板(19)收集的热量经热泵(18)提升后储存于蓄热水池(17)中。
采用上述技术的立体多功能阳光温室,种植室和菌房分为二个部分,能够精确控制不同的温度和湿度。
种植室相对菌房来说需要高温,一般种植室需要25—30摄氏度的温度;菌房需要0—20摄氏度的温度。
将日照充足的种植室置于向阳的南向,可充分吸收阳光提高种植室的室温,将不需日照和高温的菌房置于背阳的北向,能够充分利用温室之间的日照阴影区布置菌房,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种植室和菌房都需要通风换气,种植室需要把植物释放的氧气排出,把二氧化碳气体引进来;菌房需要把菌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排出,把氧气引进来:种植室和菌房需要引进和排出的气体正好相反,可以互相补充。
所述的换气扇(22)为双向换气扇,将种植室需要的二氧化碳气体和菌房需要的氧气在电脑的控制下自动交换。
如果种植室需要升温或菌房需要降温,本实用新型利用热泵换气技术,将种植室和菌房二个不同空间的气体根据需要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含量、不同湿度要求、不同的温度要求经过热泵自动升温或降温、自动加湿或除湿后再交换。
所述的种植室和菌房的空气不是与自然空气互换,从而避免了由于自然空气过冷、过热给温室保温、降温带来的能量消耗,也避免了自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低于植物高效生长所需比例、自然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低于菌类高效生长所需比例影响植物和菌类生长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将双面涂覆了红外线反射涂层的保温遮阳棉被(11)设置于种植室(14)内的透光防水保温板(20)的下方,冬天夜间时,由电脑控制自动卷帘机将保温遮阳棉被(11)沿钢支架(10)的轨道铺开,起到了保温的作用,阻挡了寒流的侵入,确保立体多功能阳光温室顺利过冬。
冬天太阳出来后,由电脑控制自动卷帘机将保温遮阳棉被(11)沿钢支架(10)的轨道卷起,太阳光线透过透光防水保温板(20)照进了种植室(14),使种植室(14)的室温升高。
夏天中午太阳光线过强时,由电脑控制自动卷帘机将保温遮阳棉被(11)沿钢支架(10)的轨道铺开,起到了遮阳降温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多功能阳光温室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金利,未经王金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55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片变色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动力转向系统、助力转向变速器以及助力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