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字齿行星齿轮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4485.7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0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群;刘东庆;李蓉;杜木信;游艇;翁贵祥;余旭阳;张立婷;胡顺;孙继成;杨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第四机械厂;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F16H57/023;F16H57/08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技经专利事务所 42219 | 代理人: | 王春玲 |
地址: | 43402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字齿 行星 齿轮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星齿轮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行星传动是一种具有动轴线的齿轮传动,可用于减速、增速和差动装置。行星齿轮传动和一般圆柱齿轮传动相比具有重量轻、体积小、传动比大、效率高等优点。缺点是结构复杂,精度要求较高。为降低设计、制造和装配的难度,一般都是采用直齿传动机构。直齿传动不会产生轴向力,但其齿轮重合度低,传动平稳性差。为满足传扭能力,齿轮箱的体积往往较大。如果采用斜齿传动机构,虽然能解决齿轮重合度低,传动的平稳性也得到改善。但斜齿传动会产生很大的轴向力,使传动机构的轴向定位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人字齿行星齿轮箱,它是一种用人字齿轮传动的行星齿轮箱。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及箱体内的中心轮、3个行星轮、3个行星轮轴、3个调整垫圈、两个内齿圈、行星架、齿套,两个内齿圈固接在箱体上,3个行星轮轴连接在行星架上,3个调整垫圈分别在3个行星轮轴上,3个行星轮分别通过3个轴承连接在3个行星轮轴上,中心轮的一端为输入端,齿套在行星齿轮箱上并伸出行星齿轮箱外为输出端,行星架与齿套通过鼓形齿连接, 3个行星轮、中心轮、两个内齿圈为人字齿轮,行星轮轴上的调整垫对行星轮的轴向位置进行调整,使3个行星轮受载均等3个行星轮与中心轮,两个内齿圈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同等体积下,能提高齿轮箱的承载能力,由于行星轮轴上装有调整垫圈,便于实现均载。
2、本实用新型的行星轮、中心轮、内齿圈均为人字齿结构,在相同载荷和齿宽系数前提下与单斜齿相比,齿轮的弯曲安全系数提高了30%,接触安全系数提高了20%。
3、本实用新型浮动的行星架与输出齿套采用了鼓形齿连接,能对偏差的角度和位置进行补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行星齿轮箱组合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中:行星齿轮箱的箱体10固接在机架上,两个内齿圈4和9固接在箱体10上,3个行星轮轴2连接在行星架8上,3个调整垫11分别装在3个行星轮轴2上,3个行星轮3分别通过3个滚动轴承6装在3个行星轮轴2上,调整垫11能够在装配时根据行星轮3在工作时的实际受力情况准确调整行星轮3的轴向位置而达到3个行星轮3载荷均匀的目的,中心轮1在行星齿轮箱12的中部,中心轮1的一端为输入端,齿套7在行星齿轮箱12的输出端并伸出行星齿轮箱12外,中心轮1和行星轮3、行星架8浮动连接,行星架8与齿套7通过鼓形齿啮合。
3个行星轮3、中心轮1、两个内齿圈4和9均为人字齿轮且3个行星轮与两个内齿圈4和9及中心轮1同时通过人字齿啮合。工作时,动力由输入法兰14输入,通过行星箱组合13的平行级齿轮传动将动力传送到行星齿轮箱12的中心轮1,再通过行星齿轮箱12内的人字齿轮传动后,由齿套7将动力传输到行星齿轮箱12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第四机械厂;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第四机械厂;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44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