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动车上的防撞缓冲防护垫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4138.4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1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机动车安全检测技术研究会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025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动 车上 缓冲 护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防护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上的防撞缓冲防护垫。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尤其是私家车增长迅速,每年交通安全事故总量不断上升,其中,因车辆安全防护装置技术不良而引发碰撞事故或因发生碰撞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的案例屡见不鲜,为了预防此类事件或者尽可能的降低此类事故损失程度,国家公安部要求和加强在货车及大型挂车上设有侧防护装置、后下部防护装置以及三角警示牌。现有大形挂车和货车轮毂较大,在发生事故时可能小车会钻进大型货车或挂车的底部,这样就加大事故的损失程度,目前,大型货车和挂车的后部安装有防护架组成的后防护装置,此装置虽有效的防止了上述事故的发生;但是,防护架的后端和两侧均为裸件,安全隐患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吸收和缓冲发生碰撞交通事故时产生碰撞力的用于机动车上的防撞缓冲防护垫。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机动车上的防撞缓冲防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的防护垫的形状呈圆锥形,所述防护垫沿中心方向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穿装有与机动车连接的连接件,在中心孔的四周均布设有冲撞力吸纳孔,所述橡胶防护垫的外端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向内设有倾角,在凹槽内嵌装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中间向外设有拱形结构,所述缓冲垫的外表面粘贴有反光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垫上的吸纳孔起到了吸收和缓冲碰撞时产生的巨大碰撞力,有效的减小了事故损失的程度;在防护垫还嵌装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外表面粘贴有反光层,该反光层起到警示后面车辆的作用,尤其在夜间该反光层优点更为突出,降低了事故损失程度;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易于推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中:1、防护垫;1-1、中心孔;1-2、连接件;1-3、吸纳孔;1-4、凹槽;2、缓冲垫;3、反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用于机动车上的防撞缓冲防护垫,所述防护垫1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的防护垫的形状呈圆锥形,所述防护垫1沿中心方向设有中心孔1-1,所述中心孔内穿装有与机动车连接的连接件1-2,在中心孔的四周均布设有冲撞力吸纳孔1-3,所述橡胶防护垫的外端面设有凹槽1-4,所述凹槽向内设有倾角,在凹槽1-4内嵌装有缓冲垫2,所述缓冲垫的中间向外设有拱形结构,该拱形结构设计提高了缓冲效果,所述缓冲垫2的外表面粘贴有大面积的反光层3,这样提高警示作用,另外该缓冲垫的安装省去其它粘结剂或者连接件而连接,降低了制造成本,只需扣装在带有倾角的凹槽内,并利用缓冲垫自身的弹性力保证其牢固的嵌装在凹槽内。
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连接件与机动车横梁或者侧梁进行安装,从而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机动车安全检测技术研究会服务中心,未经天津市机动车安全检测技术研究会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41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