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翼子板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3574.X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1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昊;石虎;陈杰龙;陈君;李宏华;李功赋;吴成明;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8 | 分类号: | B62D25/18;B60R21/3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翼子板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支架,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翼子板和车身本体钣金件的支架。
背景技术
翼子板是遮盖车轮的车身外板,传统车型的翼子板直接安装在车身本体钣金件上。由于车身强度较高,翼子板安装在车身本体的钣金件上,在发生碰撞时难以变形吸能。碰撞的能量无法被零件吸收导致碰撞对行人产生较大的作用力,行人容易受到较大的伤害,不利于保护行人的生命安全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1700788A,授权公告日2010年5月5日,公开了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结构,其包括翼子板和与汽车前立柱下部连接在一起的翼子板横梁,所述翼子板通过上部的翻边由螺栓与翼子板横梁进行连接。所述翼子板上部的翻边为两端低、中部高的拱桥形,在两端设置螺栓安装孔,由较低的两端与翼子板横梁连接,翻边的中部的拱桥部分与翼子板横梁之间空出一段距离。其不足之处在于,当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只能通过翼子板与翼子板横梁之间的静位移量来吸收碰撞能量,由于翼子板和翼子板横梁之间为刚性连接,两者的静位移很小,吸能效果较差,不足以起到缓冲效果,因此依然对行人的伤害较大,无法起到行人保护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车辆发生碰撞时翼子板安装结构无法对行人起到保护作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吸收碰撞能量、减小对行人碰撞伤害的翼子板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翼子板支架,用于连接翼子板和车身本体钣金件,包括由左支撑腿、右支撑腿和支撑面构成的几字形板体,所述的左支撑腿和右支撑腿的端部分别向外侧弯折形成可与车身本体钣金件相连的固定面,所述的支撑面中部设有可与翼子板固定的连接孔。在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翼子板受到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冲击,压力传递到翼子板支架上。对于来自垂直方向的作用力,左、右支撑腿弯折变形,支架向下压溃,从而使翼子板有向下较大的变形,两者共同吸收碰撞能量;对于来自水平方向的冲击,支撑面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向一侧偏移,一侧的支撑腿发生较大的弯折变形,支撑腿在另一侧支撑腿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从而使翼子板也有向下较大的变形,两者共同作用吸收碰撞能量。这样碰撞产生的能量被支架和翼子板的变形充分吸收,对行人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从而减小了对行人的伤害。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支撑腿和右支撑腿上分别设有条形孔。这样可以减小左、右支撑腿的局部强度,在受到垂直方向的碰撞冲击时,左、右支撑腿能顺利弯折变形吸收碰撞能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支撑腿和右支撑腿中部分别弯折形成凸出的折痕。因此当受到垂直方向的压力时,左、右支撑腿会顺着折痕的方向变形,折痕可以对左、右支撑腿的变形方向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右支撑腿向斜下方弯折的角度小于左支撑腿向斜下方弯折的角度。安装时右支撑腿靠近车头而左支撑腿远离车头,对于来自水平方向的碰撞作用力,主要是左支撑腿变形吸能,由于左支撑腿向斜下方弯折的角度较大,因此左支撑腿变形的角度也更大一些,从而能吸收更多碰撞能量。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面的下方设有与连接孔同轴的螺栓。从而方便将翼子板支架和翼子板进行固定。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行人与汽车发生碰撞时,翼子板支架的吸能效果明显,能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减小对行人的碰撞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面1,左支撑腿2,条形孔3,连接孔4,支撑面5,右支撑腿6,螺栓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翼子板支架,包括由左支撑腿2、右支撑腿6和支撑面5构成的几字形板体,左支撑腿2和右支撑腿6的端部分别向外侧弯折形成固定面1,用于和车身本体钣金件固定。左支撑腿2和右支撑腿6上分别设有条形孔3,这样减小了左支撑腿2和右支撑腿6的局部强度,受到碰撞时,两者更容易变形吸能。左支撑腿2和右支撑腿6中部分别弯折形成凸出的折痕,左、右支撑腿在受到冲击时会沿着折痕发生变形,折痕可以对左、有支撑腿变形起到引导作用。右支撑腿6的长度大于左支撑腿2的长度,右支撑腿6向斜下方弯折的角度小于左支撑腿2向斜下方弯折的角度。对翼子板支架进行安装后,右支撑腿6靠近车头而左支撑腿2远离车头。支撑面5中部设有连接孔4,支撑面5的下方设有与连接孔4同轴的螺栓7,以便于将翼子板支架和翼子板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35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条形码的自助还书二次确认设备
- 下一篇:一种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