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精加工的铣铰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3495.9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3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樊培芬;吴庆峰;盛莉;朱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齿轮一厂 |
主分类号: | B23D77/00 | 分类号: | B23D77/00;B23C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精加工 铰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铰刀技术领域的刀具,具体是一种用于精加工的铣铰刀。
背景技术
铰刀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用于铰削工件上已钻削或扩孔加工后的旋转刀具,具有直刃或螺旋刃的精加工刀具。铰刀主要是为了提高孔的加工精度,降低其表面粗糙度,是用于孔的精加工和半精加工的刀具,加工余量一般很小。目前普通铰刀常用的材质为高速钢、硬质合金,加工时刀具转速及进给量较低,导致加工节拍较长而且加工后孔径表面粗糙度也不高,刀具寿命短。特殊铰刀如可换刀片式等刀具切削性能好但成本较大,加工经济性不高。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2185628,公开日2012-04-11,记载了一种发动机箱体的专用铰削刀,包括有刀杆,所述刀杆的头部还安装有铰削头,该铰削头包括有与刀杆连接的刀座、以及安设于刀座上的铣刀和铰刀,刀座和刀杆同轴设置,刀座上较刀杆远端的端部为前端,另一端部为后端,铣刀安设于刀座的前端,铰刀安设于刀座的周向上,刀座周壁上铰刀处还开设有贯穿刀座轴向的排屑槽。但该现有技术成本较大,加工经济性不高,因分体式结构使刀具整体的刚性在铰削长通孔时因刀杆较长,加工稳定性不足,容易在孔径表面产生震纹,影响表面粗糙度及加工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用于精加工的铣铰刀,兼具铣刀性能的铰刀,能精加工普通铸铁工件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刀体和刀片,其中:刀体为铰刀结构,刀片有铣刀的切削刃口和铰刀的切削刃口,刀片镶嵌于刀体的端部。
所述的刀片的外径处设粗加工段和精加工段,其中:粗加工段的外径小于精加工段的外径,两者呈阶梯形状。
所述的刀片的切削刃口位于端面。
所述的刀体的中间部位直径处设有倒锥度结构,该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摩擦工件影响表面质量。
所述的刀体的柄部依夹持方式,有直柄和锥柄之分。
本实用新型可以高转速高进给实现切削加工,同时依加工精度要求,通过反复修磨切削刃口,实现重复使用,与普通铰刀比该铣较刀寿命得以提高,且孔径表面粗糙度也有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刀体1和刀片2,其中:刀体1为铰刀结构,刀片2同时兼有铣刀铰刀切削刃口,刀片2镶嵌于刀体1的端部。
如图1中2a、2b区域,所述的刀片2的外径处设粗加工段和精加工段,其中:粗加工段的外径小于精加工段的外径,两者呈阶梯形状。其中外径较小部分在加工时起到校准功能的粗加工,较大的外径随后起到精铰加工。
所述的刀片2的端面,即图1中2c区域,开有刃口,能实现在大余量的情况下辅助快速切削加工。
所述的刀体1的中间部位直径处,即图1中1a区域,设有倒锥度结构,该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摩擦工件影响表面质量。
所述的刀体1的柄部依夹持方式,有直柄和锥柄之分。
本实施例中,刀体1为整体硬质合金制成,刀片2为金属陶瓷制成。此铣铰刀可以高转速高进给实现切削加工,同时依加工精度要求,通过反复修磨切削刃口,实现重复使用,与普通铰刀比该铣较刀寿命得以提高,且孔径表面粗糙度也有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齿轮一厂,未经上海汽车齿轮一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34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桥隔热型材开齿机
- 下一篇:曲线锯的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