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防解锁卡滞及手柄破裂的“Z”形汽车手制动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2986.1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1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08 | 分类号: | B60T7/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郭云 |
地址: | 400070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解锁 手柄 破裂 汽车 手制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装置中的手制动杆,尤其涉及一种“Z”形汽车手制动杆。
背景技术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3年01月23日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手制动杆”,专利号为CN201220275772.2。该手制动杆采用“Z”字形结构,使手制动杆安装时,朝远离换挡杆的方向偏移,以避免与换挡机构发生干涉、以及手制动杆遮挡换挡面板按键。
汽车上的手制动杆均是由制动杆安装座、解锁推杆(也称为芯棒)和手柄(也称为外套)组成,手柄套在解锁推杆外。解锁推杆的前端伸到手柄外,作为解锁按钮,解锁推杆的尾端与制动杆安装座相连。对于“Z”字形手制动杆来说,手柄及解锁推杆均为“Z”字形。
然而,由于现有“Z”字形手制动杆在设计上存在一定不足,出现解锁按钮按压费力或按不动的现象,造成解锁困难;长期使用后,在“Z”字形手柄尾端的拐角位置处还出现了破裂的现象,而手柄所采用的材料与现有直形手制动杆的手柄材质一致,极大地影响了手制动杆的整体性能,影响了驾乘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Z”字形手制动杆所存在的解锁卡滞及手柄局部破裂的现象。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防解锁卡滞及手柄破裂的“Z”形汽车手制动杆,包括制动杆安装座(1)、解锁推杆(2)和手柄(3),所述解锁推杆(2)由圆柱杆弯折成“Z”字形,所述手柄(3)包裹在解锁推杆(2)外,解锁推杆(2)的前端设置有解锁按钮(2e),解锁推杆(2)的尾端与制动杆安装座(1)相连,关键在于:所述解锁推杆(2)与制动杆安装座(1)相连的一端被压成扁平状,且该扁平段(2a)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圆弧,且第一圆弧的半径(R1)与扁平段(2a)的宽度(D)相等,所述扁平段(2a)的尾端设置有第二圆弧,且第二圆弧的半径(R2)小于扁平段(2a)的宽度(D),且第二圆弧与扁平段(2a)之间通过倾斜段(2b)过渡;所述扁平段(2a)、倾斜段(2b)与手柄(3)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f1),除扁平段(2a)、倾斜段(2b)外的解锁推杆(2)的其它部位与手柄(3)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f2),且第二间隙(f2)大于等于第一间隙(f1)的两倍。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解锁推杆(2)上的前直段(2c)相对扁平段(2a)向左偏移,且前直段(2c)与扁平段(2a)之间通过连接段(2d)相连,所述前直段(2c)与连接段(2d)之间、连接段(2d)与扁平段(2a)之间通过圆弧过渡,前直段(2c)的长度(L1)大于扁平段(2a)与连接段(2d)的长度(L2)之和,所述前直段(2c)与连接段(2d)的俯视投影夹角(α)、前直段(2c)与连接段(2d)的侧视投影夹角(β)均大于9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为保证按压解锁按钮时,解锁推杆能在手柄内顺利运动,在结构上做了两方面的调整:一是将解锁推杆的尾端压成扁平状,以减小解锁推杆在尾端的宽度,从而在解锁推杆与手柄内壁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另一方面,在扁平段与手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除扁平段外的解锁推杆的其它部位与手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且第二间隙大于等于第一间隙的两倍;这两方面结构相结合,有效保证了按压解锁按钮时,解锁推杆在手柄内顺畅运动,按压起来非常轻松省力,而单独采用其中一个结构特征,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卡滞现象,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同时,将解锁推杆的尾端压成扁平状,还可以增加解锁推杆的整体强度,延长解锁推杆的使用寿命。
(3)进一步,在扁平段的前、后两端均设置圆弧结构,具有三方面的优点:一是成型模具简单、加工工艺简单;二是压扁成型时,晶相组织流动性更好,扁平段的强度更高;三是圆弧过渡的流线型设计,更加美观;
(4)扁平段前端的第一圆弧的半径与扁平段的宽度相等,扁平段尾端的第二圆弧的半径小于扁平段的宽度,且第二圆弧与扁平段之间通过倾斜段过渡,通过减小扁平段尾端和圆弧设计,避免了解锁推杆在尾端的拐点位置处过度磨损手柄,造成手柄局部破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有效解决了现有“Z”字形手制动杆所存在的解锁按钮按压困难、手柄局部破裂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解锁推杆与制动杆安装座组合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向局部放大视图。
图5是图3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29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