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源无源混联闭环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2778.1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7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蒲红梅;孙永成;张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追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2J3/00;H02J3/01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王婧荷;王聪 |
地址: | 44100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源 无源 闭环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源无源混联闭环控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网动态无功补偿领域的有源无源混联闭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及民用设备注重智能化、现代化的同时,使得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低下、电压波动闪变、三相不平衡、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越加突出;尤其是自动化控制,对电网兼容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无源技术因其先天局限性很难综合解决这些问题。
目前一些融合了动态无源补偿技术和有源谐波补偿技术的混联产品,因其理想的治理效果和较高的性价比,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
然而,大多数的混联产品,仅仅是简单的将两个完全独立的无源产品与有源产品组合在系统中,各自分别控制。不仅增加了整套补偿装置的成本,占用较大的场地,更重要的是不能保证装置的响应时间和控制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混联产品各自分别控制导致不能保证装置的响应时间和控制精度的缺陷,提供一种有源无源混联闭环控制系统,通过采用无功模糊控制,实时检测电源侧无功电流的大小,根据实际电容器所能提供的无功补偿电流数,控制应该投入电容器组数和有源所发的感性或容性无功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源无源混联闭环控制系统,其特点是所述有源无源混联闭环控制系统包括一有源无功发生器和一无功动态补偿装置,所述有源无功发生器采集三相电网的输出电流中的无功电流和谐波,所述有源无功发生器的处理器基于无功模糊算法和PI控制(一种比例积分控制策略)和重复控制的控制策略生成一投切信号,并且所述处理器向所述无功动态补偿装置发送所述投切信号。
其中所述有源无功发生器和无功动态补偿装置用于对三相电网进行无功补偿。
现有的电网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中为了计算补偿电流以及消除系统周期性跟踪误差都会采用所述无功模糊算法和PI控制和重复控制的控制策略等现有无功补偿中常用的补偿电流的计算方法以及消除系统周期性跟踪误差的闭环控制策略,所以此处不再详细赘述所述无功模糊算法和PI控制和重复控制的控制策略的具体实现方式。
所述投切信号是指无功动态补偿装置的无功补偿投入三相电网的控制信号。而且所述投切信号基于不同种类的无功动态补偿装置可以采用不同的信号结构和内容,所以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所述投切信号的具体结构及内容。
本实用新型将有源和无源通过有源无功发生器的处理器进行整体的协调控制,并采用模糊算法和PI控制、重复控制等控制策略实现联动闭环的无功补偿控制。
较佳地,所述有源无功发生器通过一总线与所述无功动态补偿装置连接,所述有源无功发生器的处理器通过所述总线发送投切信号至所述无功动态补偿装置。
较佳地,所述有源无源混联闭环控制系统还包括一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将读入的控制参数发送至所述有源无功发生器,所述有源无功发生器的处理器基于所述控制参数、无功模糊算法和PI控制和重复控制的控制策略生成所述投切信号。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输入装置来为人工调节投切信号的参数提供了控制途径。
较佳地,所述输入装置通过一RS485总线(一种通用的总线标准)与所述有源无功发生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输入装置为一触摸屏。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有源无源混联闭环控制系统通过采用无功模糊控制,实时检测电源侧无功电流的大小,根据实际电容器所能提供的无功补偿电流数,计算应该投入电容器组数和有源所发的感性或容性无功量。从而达到对系统的快速精准补偿。
而且本实用新型还能适时精确的对系统功率进行补偿,并对冲击性引起的电压跌落和电压波动具有很好的稳压作用。完美融合了动态无源补偿技术和有源谐波补偿技术,具有滤波容量大、滤波范围广、滤波效率高、适时跟踪和响应的特点,可高效滤除负载谐波,抑制系统振荡,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同时取得明显的节能降耗和供电设备增容的效果,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和很高的产品性价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有源无源混联闭环控制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拓扑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控制策略逻辑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测试结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追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追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27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